全球汽車行業陷入銷售危機

(德國之聲中文網)“所有重要的銷售市場都在萎縮。這導致價格壓力增大,利潤減少。此外,企業還必須對自動化駕駛以及電動車領域進行高額投資”,企業咨詢公司安永的機動車及交通領域負責人康斯坦丁·加爾(Constantin Gall)對該公司一份最新報告這樣總結道。
汽車工業現在面臨的問題並不完全是自身的原因,而是現在的市場環境越來越艱難復雜。“全球汽車工業現在處於銷售危機、盈利危機,這首先是經濟不景氣造成的。”
安永對全球16家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商進行了調查,包括寶馬、戴姆勒和大眾集團。

營業額上升、利潤下降


調查顯示,由於越野車(SUV)暢銷,大部分公司營業額都有所上升。其中德國汽車生廠商的營業額增長5.2%,排名第一。其次是法國生產商,增長4.7%。美國生廠商和日本生廠商的營業額分別下降3%和1.3%。總體而言,被調查的汽車生廠商整體營業額創下新紀錄,增長1.3%。大眾奪今年第二季度營業額之冠,其次是豐田。
但是,盡管營業額增加,銷售的汽車數量卻在減少。美國生廠商減少9%,法國生廠商減少10%。大眾減少2%。除了寶馬外,幾乎所有的德國汽車生產商銷售的汽車數量都在減少。但日本汽車制造商三菱、本田和豐田銷售的汽車有所增加,其中豐田增加4%。

德國生產商情況還不錯


盡管利潤整體不佳,但德國汽車在全球仍然很受歡迎,因為比起美國和法國的競爭對手,德國汽車銷售數量雖整體有所下滑,但幅度很小。安永報告認為,德國汽車銷售數量下滑的原因是有些型號貨源不足以及型號的變化。報告預測下半年的銷售量完全可能出現增長。此外,德國汽車生產商利潤減少主要是基於一次性的影響因素:這些制造商從賬目中大規模清除了以前的負擔。過去幾年裡,柴油門、壟斷指控、召回安全氣囊有缺陷的車輛都導致利潤滑坡。“

庫存增加


安永的合作伙伴彼得·富斯(Peter Fuß)指出,汽車生產商現在將面臨一個新問題。銷售低迷將導致生產過剩。“中國市場的萎縮讓一些供應商措手不及。這不符合許多企業寄希望於增長的樂觀預期。”
彼得·富斯認為,當前情況暫時不會改變,相反,中國的情況會越來越不好。法國和美國制造商現在對此感受強烈,今年第二季度,它們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分別降低14%和55%。
彼得·富斯估計,英國硬脫歐越來越有可能,這將給歐洲銷售市場帶來沉重一擊,而中國也令人憂心。“盡管市場疲軟,德國汽車制造商目前情況還不錯。但是,如果中美貿易戰繼續升級,德國汽車工業感受就會更明顯了。”
安永機動車及交通領域負責人康斯坦丁·加爾強調,汽車行業真正的挑戰還在前面。“今後幾年將重新洗牌。更嚴格的排放規定和電動汽車的推進將帶來從未有過的變革,不是所有企業都能經受住這場考驗。”
他認為,今後的趨勢將是更廣泛的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後的投資中降低巨額費用和風險。無論如何,我們才處於淘汰賽的開始。”

作者: Dirk Kauf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