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沸騰現轉機〉聯合國為保護海洋通過國際公海條約,有利緩解全球沸騰

壹、遠洋漁業導致全球碳排劇增與暖化,而海洋則面臨資源枯竭與生態危機
地球人類的生存,需仰賴健康海洋生態系統以及它們的重要功能,包括提供氧氣、透過封存和儲碳來調節氣候,因此浩瀚無窮的海洋可稱為地球的命脈。數個世紀前的科學家們都曾認為,海洋占全球70%面積廣闊無際,資源用之不盡、取之不竭,但他們錯估數個世紀後的今天,我們的海洋正面臨著資源枯竭、熱浪及劇烈風暴頻發與生態危機。
近數十年來,全球各國遠洋漁業技術迅速發展,以及缺乏妥善的全球海洋公約保護海洋環境,導致海洋資源枯竭,並發生各種 「非法、未報告及未規範」(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IUU)漁撈以及虐待漁工等人權問題,舉如;1. 全球90%魚類面臨過度捕撈或枯竭匱乏。聯合國估計,全球有將近90%的魚種逼近或已低於可持續生存的門檻,其中更有超過30%魚種群已經無法持續生存、2. 魚類資源耗盡,迫使業者必須投入更多漁船量,或到更遠的海域才能捕到足夠漁獲、3. 仰賴政府補助的遠洋漁業,大幅增加燃油與排碳量,目前有高達85%流向大型工業漁船,擠壓小型家計型漁船,進而加速過度捕撈以及4. 降低漁撈成本的非法行為,包括到禁補區域捕撈、使用非法魚具及非法海上轉載等 IUU漁撈,許多漁船選擇登記在漁業活動規範或勞工法規較寬鬆的國家,成為權宜船(Flag of Convenience),在較寬鬆的漁業管理下,更易出現 IUU漁撈。
貳、聯合國通過第1個保護公海的國際條約
隨著全球漁捕活動及海底掏金挖油、鑽礦活動更加頻繁,全球海洋生物與棲地的退化與消失已成常態,並加速全球暖化與氣候異常,聯合國乃自2000年初即邀集各國研擬對策,直到2023年始通過具法律約束力的多邊公約,以填補現有國際規範在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與永續利用及維護氣候環境之不足。
1982年聯合國以國際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LOSC)為中心的國際法體系,建立全球海洋活動規則,但此體系並未妥善涵蓋至孕育全球將近2/3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系統的國家管轄權外海域。根據此一公約,公海並不屬於任何國家,故任何國籍的船舶均有航行權,公海中非屬特定國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的漁業資源,可由任何國籍的漁船加以捕撈。全球近2/3不隸屬任何國家的公海,常受到不當開發與利用。海洋對於平衡氣候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氣候變遷也正削弱海洋減碳的功能,迫使海洋生態逐漸失去健康。因此,人類必須雙管齊下,在落實減碳的同時,也需極力保育海洋。2022年12月20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15次會議(COP15),又名「2022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近200個國家同意,要在2030年前保護30%的陸地跟海洋,也就是「30x30」目標。
歷經逾20年的談判,2023年6月19日聯合國終於通過保護公海的國際協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於2023年6月20日宣布,聯合國已經通過第1個保護公海的國際條約,這項公海條約(the High Seas Treaty)法律框架,對於達成「30x30」目標來說非常關鍵,使環境保護範圍擴大至全球海洋面積60%以上的國際水域,古特瑞斯盛讚這項歷史性成就說:「海洋是我們地球的命脈,你們今天注入了新的生命,希望給海洋一個戰鬥的機會。」公海條約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機會,不僅彌補過去所犯下的疏失,也為海洋尋求更安全庇護,在2030年前設立至少30%保護區,杜絕工業捕撈、海底鑽油等侵擾,藉由保護海洋也達到減少開採化石燃料,有助於降低碳排,對緩解全球沸騰也能有所助益。
参、聯合國公海條約或稱保護地球海洋條約
公海(High Seas)是指不屬於任何國家的海域,與其對應的海床部分,統稱為國家管轄範圍外的區域,而這片廣袤無主之地,是全球90%海洋生物的家。根據1958年的公海公約(Convention on the High Seas),公海是指不屬於領海或內水之海域。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LOSC)第86條規定沿海國專屬經濟區、領海或內水,以及群島國家的群島水域以外的海域是公海。但各國對專屬經濟區的地位有不同的意見,開發中國家以及部分已開發國家主張專屬經濟區是國家管轄區,沿海國可以進行專屬管轄;蘇聯、美國等海洋大國則主張沿海國在專屬經濟區內,只能行使管轄權而不是專屬管轄權,並且認為專屬經濟區是公海的一部分;國際水域(International Waters)則為符合公海自由原則,指國際習慣法中的航行自由之水域,如鄰接區、專屬經濟海域及公海均屬之。國際水道(International Waterways)則指連接兩個公海區域的海峽、運河以及河流,或是指能讓海運船舶抵達內河港的國際性海域、海灣或湖泊,若不經由這水道就會無法通行,國際法保障船隻有航行國際水道之自由。
2023年6月19日聯合國通過第一部具法律約束力的「公海條約」或稱「保護地球海洋條約」,即根據1958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LOSC) 第二條規定,就國家管轄範圍以外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和永續利用(BBNJ),所擬定的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聯合國各會員國同意對公海生態保育採取相關法律機制,以保護占全球海洋面積達2/3的公海資源。在此之前,公海僅有約1.2%的區域受國際社會保護,公海對各國一律開放,任何國家不得有效主張公海任何部份屬其主權範圍。而「公海自由」對沿海國及非沿海國而言,包括:1. 航行自由;2. 飛越自由;3. 鋪設海底電纜與管線之自由;4. 建造國際法所容許的人工島嶼和其它設施的自由;5. 捕魚自由及6. 科學研究自由。惟各國行使以上各項自由及國際法一般原則所承認之其它自由,應適當顧及其它國家行使公海自由之利益。公海條約生效後,聯合國將成立新的海洋監管機構,並且建立公海保護區的法律框架,讓更多公海納入保護範圍,為2030年以前保護30%海洋的目標跨出一大步。


美國杜克大學Patrick Halpin教授研究顯示,全球重要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區域約10%在公共海域,逾20%位於國際海域。上圖紅色(10%)為遷徙物種最重要的棲息地或補給站;黄色區域(70%)為遷徙物種有關的區域;深藍色為無關區域。(圖/Duke University Marine Geospatial Ecology Lab)
肆、公海條約之批准與生效,太平洋島國帛琉已成為第一個批准國
2023年6月19日由聯合國成員國通過公海條約,以建立保護公海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條約因而包含減少海洋汙染的機制,如污染者付費原則等,未來公海上的開發或計畫要先評估潛在環境影響。在漁業資源管理上,則會加強區域海洋組織和漁業管理機構,減少過度捕撈及共享海洋遺傳資源(marine genetic resources, MGR)原則等。公海條約協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在聯合國總部開放簽署,要等60個國家批准後才正式生效。聯合國秘書長須在生效後一年內召開締約方大會(COP),這項公海條約將建立一個法律框架,讓環境保護範圍擴大至占全球海洋面積60%以上的國際水域。2023年9月21日聯合國大會上,已有70個國家簽署此一條約,但仍需各國國內批准才能生效實施。這項協議內容包括:1. 比照聯合國的氣候大會或生物多樣性大會等,定期召開締約方會議,讓成員國齊聚檢討海洋治理與生物多樣性等問題、2. 成立公海海洋保護區的法律框架以及3. 共享海洋遺傳資源(MGR)等。該條約將隸屬於1994年生效的「國際海洋法公約」,規定若要在公海進行商業活動,需要先就相關海域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條約也賦予國家設立海洋保護區的權利,並建立各國共享的MGR資料庫,作為公海的科學研究使用,發展中國家希望MGR資料庫可以商業化使用,讓發展中國家填補減碳所造成損失,以發展海洋生技、藥物等產業。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指出,海洋已面臨多重威脅,全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擾亂天氣型態和洋流,他呼籲各國盡快簽署和批准公海條約協定。
依據國際條約的聯合國官方網站顯示,智利國會於2024年1月16日一致通過批准「公海條約」,而太平洋島國帛琉更於2024年1月22日搶先完成官方程序,創造歷史成為第一個批准具有歷史意義的聯合國保護地球「公海條約」的國家,向公約生效需要60個國家批准的門檻跨出第一步!
伍、全球海溫與熱含量創新高,出現海洋熱浪與巴拿馬航運陷百年第二大乾旱
聯合國於1998年推出由6顆繞極軌道衛星組成全球海洋觀測網(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Argo),每天固定圍繞地球運轉,接收海洋、地面和空中的發射器信號,並將信號傳回地面,以長期、自動、實時和連續探測大範圍及深層海洋資料,利用Argo數據可以估算海洋熱含量及其分布與變化、估算因海水增溫對全球海平面上升及全球暖化的影響。海洋覆蓋地球表面積約71%,平均厚度約4,000公尺,幾乎儲存地球上97%的水資源。由於海水的比熱遠大於大氣與陸地表面,海洋的儲熱功能極強,成為地球大氣的最佳調節器。太陽輻射進入地球只有約51%可以加熱地表,而這其中的70%被海洋吸收後再以長波輻射及潛熱等多種形式釋放能量,因而全球暖化實際上也可說是「全球海洋暖化」。
根據美國聖湯瑪斯大學氣候研究員亞伯拉罕統計,2019~2022連續4年海洋熱含量(ocean heat content, OHC)均創新高。OHC是指海面下2,000公尺所吸收並儲存的熱量,自1970年代以來,海洋吸收氣候系統中約90%以上的熱量,其中75%和15%分別儲存在2,000公尺以上和以下的水層中。2019年3月4日英國衛報指稱,因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增加,導致全球暖化愈趨嚴重,不僅地表水溫上升,100公尺深的水溫也升高。2023年7月12日佛羅里達州外海海水溫度高達32°C,墨西哥灣出現海洋熱浪,水溫創下新高記錄。2023年7月19日西班牙國家氣象局表示,7月中旬西班牙近岸海溫平均值達24.6°C,比同期均溫高出2.2°C。2023年7月26日美國佛州南部水域測得海水水溫達37.8°C,高溫持續數小時,氣象學家表示,這很有可能是有史以來測得最熱的海水;同日,西班牙也發現地中海海面溫度突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日均溫達28.25℃。2023年7月29日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數據,北大西洋海面溫度創新高達24.9°C。
巴拿馬運河是連通歐亞最短的捷徑,扮演國際貿易不可或缺的海上樞紐,但2024年3月極端氣候讓降雨量減少43%,陷入百年第二大乾旱,導致調節運河水位的人工湖缺水,造成運量大減40%,不只通行船隻減少,等待通關時間更長達1.5月,預估有4,000艘船被迫改道,運輸成本增加恐怕還會引爆全球斷鏈風暴。


全球暖化引發海洋熱浪,嚴重威脅海洋生態與資源,而有海中熱帶雨林之稱的珊瑚礁,扮演著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角色,近年海洋破高溫記錄,珊瑚礁面臨大規模白化。(圖/台視新聞)。


極端氣候讓巴拿馬運河連結美東與亞洲重要的航運路線受到嚴重乾旱、水位下降影響,塞船情況愈來愈嚴重。(圖/ Roger W/CC BY-SA 2.0)
陸、熱帶氣旋經暖洋面即迅速增強,並助長成為長壽型劇烈風暴
2005年熱帶風暴卡崔娜越過佛羅里達州南部後,進入墨西哥灣超過32℃的海水溫度和微弱垂直風切,迅速增強為一個5級颶風,近中心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80公里,幾乎摧毀美國德州新奧爾良。2017年8月26日德州及路易斯安那州再遭遇13年來最強颶風哈維襲擊,死亡人數達89人,損失約580億美元。2017年9月10日艾瑪、何塞及凱蒂亞3大颶風在大西洋同時發展,颶風艾瑪中心最大風速為298 km/hr,並維持37小時,艾瑪橫掃加勒比海後直衝佛州,185英里的時速保持33個小時以上,為有記錄以來存續時間最長且威力最強的颶風,造成死亡人數高達100人。
2021年最昂貴的一場災難,為侵襲美國東部並造成約650億美元災損的颶風艾達,在高溫與豐沛水氣的有利因素加乘下,於往北的途中快速增強,並在16年前颶風卡崔娜強襲路易斯安那州的同一天,登陸路易斯安那州,帶著大西洋豐沛水氣,在紐澤西、紐約造成破記錄的極端暴雨。2021年12月10日晚間至12月11日清晨,美國中西部及南部地區等6州共發生50場以上龍捲風,路徑超過400公里,共112人死亡。當中一支行經超過320公里,是有記錄以來龍捲風行經最長距離之一。太平洋中度颱風莫柏於2022年9月16日轉弱為溫帶氣旋後仍遠渡北極地區吹襲美國阿拉斯加州西部,成為白令海50年來早秋威力最強的風暴,濱海城市諾姆沿岸的浪高直逼3.3公尺,創1974年以來新高。 2023年3月18日史上最長壽熱帶氣旋「佛萊迪」侵襲非洲南部國家,導致超過400人罹難。受災最嚴重的馬拉威南部,一座村莊被土石流沖走,造成至少32人死亡及18人失蹤悲劇。
柒、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受全球海洋暖化影響加速崩解
健康的海洋是調適氣候變遷的重要推手,海洋不僅具有吸碳、固碳的能力,也是製造氧氣的關鍵角色。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警告,人類若想要守住升溫1.5 ℃、避免更嚴重的氣候衝擊,必須在2030年內保護至少30%的海洋與陸地,並儘早淘汰化石燃料,讓2030年確實減少45%溫室氣體排放。2022年2月28日,IPCC第6次全球氣候評估報告第2部分(AR6 WG2),重點包括:1. 在過去40年間,海洋吸收全球20%~30%的碳排放。2. 海洋已吸收超過90%因氣候危機所造成的熱量。3. 海洋將會改變前所未有的狀態。如海洋暖化和酸化、失去氧氣並改變養分供給,早已影響全球的海洋生物。
近年來人為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甚至已達全球沸騰、極端氣候劇變時代,對海洋的影響包括海溫升高、熱浪、酸化、海平面上升、海冰減少、海洋分層加劇、海水含氧量降低及洋流改變(包括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減弱)等,而所有這些變化都會產生連鎖反應,擾亂海洋生態系統與全球氣候。
隨著氣溫上升,海洋表層變暖,海洋溫度分層也隨之增加,而海洋分層間混合會減少,讓海洋表層海水持續維持溫暖狀態,同時減少寒冷深層海水上湧而發生循環。此種上下海水混合減少把海洋吸收熱量的能力降低,將暖化的大部分溫度交由大氣和陸地承受,導致熱帶氣旋和其它風暴的能量隨之增加,而上層海水可供魚類使用的營養將會減少,海洋儲碳的能力也降低。同時,鹽度的對比正在擴大中:鹹度高的地區變得更高,而鹹度低地區的則變得更低。2023年7月25日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公布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持續排放加劇氣候暖化,恐導致涵蓋墨西哥灣流在內的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簡稱AMOC)洋流系統於本世紀中葉崩解,該災難性的影響甚至有可能提早至2025年發生,並且衝擊全人類。


2017年9月10日艾瑪、何塞及凱蒂亞3大颶風同時在大西洋發展,颶風艾瑪是史上最長的長壽型熱帶風暴。(圖/NOAA)


2017年艾瑪颶風從南佛州登陸美國本土,為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威力最強的長壽型颶風,造成損害約1,000億美元,是史上最嚴重的颶風之一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結論
海洋是地球藍色心臟,對地球上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人們都需仰賴健康、豐饒的海洋生態系統及其所提供氧氣、存儲碳以調節氣候生存。然而近年來人為不斷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已達全球沸騰、極端氣候劇變時代,對海洋的影響包括海溫升高、熱浪、酸化、海平面上升、海冰減少、海洋分層加劇、海水含氧量降低及洋流改變等,而所有這些變化都會產生連鎖反應,擾亂海洋生態系統與地球氣候。2019年5 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服務政府間科學及政策平臺(IPBES),發表評估報告稱:自然環境衰退、物種滅絕速度加劇,大約有100萬物種瀕臨絕種,在這些受威脅的物種當中,包含約33%的造礁珊瑚以及超過1/3的海洋哺乳類。人為活動不只嚴重破壞陸域環境,有2/3的海洋環境,也因人類行為產生劇變。2023年7月28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稱:「全球暖化時代已經結束,全球沸騰時代已經來臨。」近年多國積極聯手應對氣候變化危機,2023年6月19日聯合國通過公海條約的國際協定,藉由保護海洋也達到減少開採化石燃料,有助於緩解全球沸騰。
作者/張泉湧 (曾任飛航總臺主任氣象員、民航局組長、大學兼任副教授、著有全球沸騰張泉湧專欄及全球氣候變遷—危機與轉機、圖解全球暖化之危機與轉機、圖解大氣科學第三版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