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瘋鋰礦!中國靠這一招取得1/3市場供應優勢

鋰礦輸出國組織成形,中國大陸如何在全球鋰礦供應確保行動中取得優勢?揭祕北京在玻利維亞、辛巴威等國家的投資策略,以及歐美國家的搶奪合約挑戰。資金雄厚是否真能成為大陸守住重要合約的關鍵?

中國大陸近幾年花費鉅資在玻利維亞、辛巴威等國家投資合作鋰礦的開採權,粗估到2025年底,北京有望確保獲得全球1/3鋰礦的產量。

但由於前述與大陸合作的國家政治局勢不穩定,且當地抵制抗議頻傳,歐美國家也伺機見縫插針,計畫搶奪合約,大陸守住重要合約的關鍵就在於資金是否雄厚。

「鋰礦輸出國組織」成形

鋰(Lithium)是一種質地柔軟的銀色金屬,主要用於製作智慧手機、電動車所需的鋰離子電池,根據英國諮詢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研究,2030年,全球對於鋰的需求可能短缺30萬公噸,供不應求。

隨著中國大陸與美國、美國盟友的緊張關係加劇,全球鋰礦產量排在前茅的加拿大與澳洲近來出於國家安全考量,決定禁止境內中國大陸的投資。

北京當局擔心境內刻正蓬勃發展的電動車產業取得鋰礦愈來愈不易,使得中國大陸展開對全球鋰礦供應確保的行動。

目前,大陸的鋰產量僅占全球比例的8%,根據《華爾街日報》取得挪威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的數據,過去兩年,中國大陸企業共斥資4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377億6900萬元)收購了全球近20個鋰礦礦場的股權,其中大多位於拉丁美洲國家和非洲國家。

這些國家包括馬利、尼日、辛巴威、墨西哥和智利等,在中國大陸進行投資定案後,這些國家也順勢收緊對境內礦產資源的控制權,增加了歐美國家插旗的困難度。

像是2022年12月,辛巴威對未加工的鋰礦實施出口禁令,要求境外公司必須在辛巴威國內加工鋰礦。2023年2月,墨西哥也公布了一項法令,快速推動鋰資源的國有化。同年4月,智利總統提出在智利開採鋰礦必須與智利國有企業合作。

此外,將「礦產資源國有化」立憲的玻利維亞,是中國大陸大舉投資鋰礦開採的國家之一,現階段,玻利維亞擁有全球1/5的鋰礦藏量。

除了國有化,產鋰國家也準備聯合控制鋰礦的產出,包括智利、玻利維亞和阿根廷正在討論建立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鋰礦輸出國組織。

寧德時代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製造商,2022年1月,寧德時代即已宣布與玻利維亞國有鋰業公司(YLB)合資。取自寧德官網
寧德時代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製造商,2022年1月,寧德時代即已宣布與玻利維亞國有鋰業公司(YLB)合資。取自寧德官網

寧德時代帶頭攻城掠地

儘管如此,中國大陸仍亟思在全球各地尋找鋰礦合作夥伴,其中,以寧德時代最是積極。

寧德時代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製造商,2022年1月,寧德時代即已宣布與玻利維亞國有鋰業公司(YLB)合資。

2023年3月,中共全國人大年度會議上,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對境內鋰礦開採熱潮有所微詞,敦促中國大陸企業在進入市場前必須好好地做功課,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習近平還對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發展企業最忌諱一路所向披靡、孤軍深入,「最後卻被人兜了底,全軍覆沒」。

儘管面臨國內外的挑戰,但與西方同業相比,中國大陸的新能源電池公司仍具發展優勢。以寧德時代為例,這家電池巨頭擁有政府的支持,供應鏈網絡也十分完整、強大。

礦業諮詢機構SFA Oxford分析師蘇柏龍(Emilio Soberon)表示,發展中國家一般傾向與提供加工、提煉或電池製造技術的中國大陸企業合作,因為這些公司最關注的是確保原料供應穩定,而非以低成本開採以高價出售的利潤追求。

這也顯示,中國大陸在確保鋰礦產量的同時,還可以讓鋰礦生產國家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除此之外,中國大陸還將協助這些國家經濟發展視為投資方式之一。

2023年1月,玻利維亞總統阿爾塞(Luis Arce)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寧德時代將在第一階段投資逾1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06億1500萬元),撥出專款用於建設道路、電力等基礎設施。

無獨有偶,中礦資源集團(Sinomine Resource Group)近日也以1.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5億1077萬元)收購了辛巴威鋰礦,承諾創造逾千個就業機會,同時改善當地電力、道路和橋樑等的基礎設施。

中國大陸資金是關鍵

對此,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非洲中心高級經濟研究員范德林戴(Jee-A van der Linde)說,由於辛巴威遭美國、歐盟制裁逾20年,許多歐美公司已轉移在辛巴威的資產,但這些制裁對於中國大陸企業較無影響。

因此,在急需現金的辛巴威,中國大陸企業的投資被視為及時雨。

除了直接投資,中國大陸企業和所屬員工在非洲當地組成的成熟網絡,已成為非洲國家以及渴望在非洲投資企業所依賴的無形資產。

2022年4月,澳洲礦業公司Prospect Resources便將所持辛巴威Arcadia硬岩鋰礦87%的股權,出售給中國浙江華友鈷業,價值3.7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13億元)。Prospect Resources總經理胡塞克(Sam Hosack)對《華爾街日報》坦言,如同在許多其他充滿商機的非洲國家一般,中國人其實已掌握了辛巴威大部分的經營環境。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調查,在這波全球尋鋰的熱潮中,中國大陸企業未來面臨的真正風險可能來自財務方面。

分析師指出,在21世紀前10年,中國大陸企業為了確保鐵礦石或鋁礦等原物料的長期供應,紛紛大手筆投資,但之後隨著價格崩跌,許多中國大陸企業都吃了悶虧。

現在,由於中國大陸電動車需求激增的帶動,國際鋰價過去兩年上漲了500%以上,但2023年至今價格再次大跌,重演當初的戲碼。

諮詢公司Teneo的總經理吳佳柏(Gabriel Wildau)提醒,目前全球關於關鍵礦產的政策討論充斥著「稀缺心態」,可能為下一輪的投資悲劇埋下伏筆。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中國創業板股王寧德時代「王炸」,開闢下一個兆元市場
台塑王永慶未竟之夢?全台最大鋰鐵電池芯廠在彰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