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理人追捧新興市場 美股失寵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過去長期顛簸的新興市場,近1年來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在基本面、價值面支撐下,美銀美林最新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新興市場成為基金經理人會持續加碼投資的類別首位,過去投資人偏好的美股,反而最不受經理人青睞。 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已經連續第11周吸引資金淨流入,這是2013年第1季以來最長的資金淨流入紀錄。新興市場吸引投資人主要來自於基本面。施羅德投資集團的研究顯示,新興市場的本益比僅12倍,遠低於全球的16.4倍,可見價格仍然偏低,未來有續漲的空間。 施羅德投信補充,新興市場投資機會已近在眼前,不過新興市場仍存在波動風險,因此建議投資人,在追求新興市場成長性的同時,也必須關心投資組合波動度,不妨以股、債多元的方式平衡布局。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表示,在整個產業供應鏈裡,許多新興市場企業已經往上游移動,有著更強大的創新能力,不再僅僅扮演西方企業產品組裝廠的角色。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多數新興國家自身經濟成長率開始回升。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AI(人工智慧)、自動化機器人、無人機、雲端運算、金融科技、AR和VR等,正如火如荼發展,點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火苗。有別於過去都是由歐美大廠主導,這次亞洲供應鏈都扮演關鍵要角,受惠程度加深,為科技類股醞釀中長期的多頭動能。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台灣受惠於內資帶動及iPhone 8新產品題材,財報公布亦多優於市場預期;其中,半導體產業在過去資本支出謹慎,從晶片、設備到終端記憶體價格大漲,展望預期將好到2018年。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雖然今年來新興市場股市已漲一波,新興亞洲及新興歐洲國家仍有許多投資機會,新興亞洲可留意香港、印度及馬來西亞,新興歐洲則可聚焦波蘭、俄羅斯及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