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解封搶觀光財 賴正鎰:台灣要衝上800萬人次不能拒陸客於門外

全國商總主席、涵碧樓酒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天說,全球都在搶觀光客,台灣不能搶輸人,政府應加大招手外籍觀光客,建議三月起就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讓今年入境人數衝上800萬人次,也就是至少要先恢復2019年疫前的七成水準,這樣明年才有可能百分百復原。他也說,這幾年觀光相關產業蕭條,很多旅遊業、導遊領隊、遊覽車司機、飯店酒店業客房員工轉職其他行業,要把他們拉回來真的有困難,希望政府能開放外籍人士投入旅宿服務業,以解決觀光業人力不足的燃眉之急。

▲<strong>賴正鎰指出應該開放外籍人士解決旅宿業的燃眉之急</strong>
賴正鎰指出應該開放外籍人士解決旅宿業的燃眉之急

賴正鎰指出,國際觀光市場冰凍三年,隨疫情趨緩而快速解凍,世界各國逐步從解除出入境到取消隔離限制,恢復疫前的正常生活,重振觀光旅遊消費市場,來挽救低迷已久的觀光產業。

在歐洲的英國與亞洲的新加坡,先後在去年2月及4月率先開放邊境,隨後多個歐美國家從8月起陸續取消免戴口罩並開放自由行,日本雖在去年四月重啟邊境,但後來又因疫情反覆而開開關關,直到10月才跟韓國、泰國、澳洲、紐西蘭等國,陸續採全面開放,只要打滿2劑或3劑疫苗,入境免隔離,甚至給予入境免簽優惠。

賴正鎰指出,可能大家都關太久沒有出國機會,解封後出境旅遊爆發,一解悶氣,全球快速開放國境,為的就是要搶國際觀光客,香港也從2月6日起全面開放邊境來吸引更多海外遊客,要從3月起陸續釋出50萬張免費機票給不同地區的觀光客。觀光業快速復甦,對全球交通運輸航空業期待恢復疫前榮景,可說是「指日可待」。

他還以美、英兩國為例,美國去年10月全面開放當月就入境513萬人次,全年總入境就高達5240萬人次,對比2019年,已恢復將近六成六。而英國2019年入境約4085萬人次,平均每月約為340萬人次,去年2022解禁後,6月之後的每月旅客平均人數,已恢復至近300萬人次,約是疫前的八成五左右的水準。

再來看亞洲觀光大國—日本與泰國,日本2019年入境遊客達3188萬人次,平均每月約266萬人次,2022去年10月全面開放國門後,當月訪客就有49萬人次,全年已回到342.3萬人次。2023年1月的入境人數就高達149.7萬人次,也可說是快速回溫中,其訪客來源前三大分別是韓國95.2萬人次,台灣31.7萬人次、美國30.2萬人次。

泰國也在去年12月就迎來了224萬人次的入境訪客,去年入境的總人數回到1115萬人次。今年一月也有208.8萬人次,其中前五大來源為馬來西亞25.8萬人次,俄羅斯20.3萬人次,韓國16.8萬人次,印度10.1萬人次,中國大陸的9.1萬人次。

台灣跟大陸同樣是解封政策比較慢,但現在看起來大陸開放速度已超過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去年6月15日首度宣佈放寬邊境,試辦入境總量為每周2.5萬人,直到10月13日起每周入境總人數放寬到15萬人,半年多來不斷滾動修正,去年12月10日起完全取消入境人數限制。大陸也從今年1月8日宣布解封,大陸文旅部公告開放出境遊試點的20個國家,前往國家最熱門的就是泰國與馬爾地夫。

台灣去年10月13日實施入境免隔離與居家檢疫後,當月入境人數激增為9.3萬人次,11月提高到17.3萬人次,12月更暴增為30.2萬人次,來源以新加坡、日本、泰國、馬來西亞與韓國等五國較多,也就是說,去年第四季入境總數就多達56.8萬人次,旅遊市場快速升溫,但臺灣仍未全面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這點就相當可惜。、

台灣人出國旅遊也很夯,但歷經鎖國3年,多數人的護照或台胞證幾乎都已經過期,國門開放之初,外交部領事局申辦護照就湧現換領護照的排隊人潮,預估1、2月出國人數可能都超過40萬人次,甚至更高,不排除有50萬人次出國,也就是春節前後兩個月,可能有百萬人出國,預計暑假會出現另一波報復性出遊,今年出國恐超過5百萬人次,應該還是以日本居多。

▲<strong>賴正鎰:各國搶大陸觀光客 台灣要衝上800萬人次更不能拒陸客於門外</strong>
賴正鎰:各國搶大陸觀光客 台灣要衝上800萬人次更不能拒陸客於門外

在台灣疫情控制得相當好,這兩、三年的國旅市場都很穩定,加上政府有國旅補助,國人旅遊市場都相當穩定,飯店業績翻倍成長,整體住房率提升到六成以上甚至八、九成近滿房狀態。

從交通部觀光旅館營運及平均價格統計資料,客房平均價格從2019年3756元,去年增為4195元,漲了1成。若以單一縣市或風景區來分析,以花東地區與南投地區的熱門風景區較多,南投平均房價從2019年1萬917元來到1萬5151元,價差4234元,漲幅39%;花蓮平均房價從2019年的3159元來到7169元,價差4010元,漲幅127%。

賴正鎰分析,因為這兩、三年疫情期間國人都留在國內,大家往郊外與風景區旅遊,所以風景區的觀光旅館才變得更熱門,同時因物價波動及政府調整基本底薪,業者反映物價並且幫員工加薪,所以也微調價格。像是涵碧樓今年起的訂價也從兩年前的1萬7400+10%,漲為1萬9600+10%,也就是2萬1560元,但依舊一房難求。

若以單一旅館酒店平均房價變化來看,花蓮瑞穗天合觀光酒店從2019年的7,106元漲為13,557,漲幅高達9成1,南投的雲品溫泉酒店從2019年的8,188元,漲為1萬4,563元,高達7成7,且雲品去年改變房價策略,採用浮動房價,最高還賣到三萬多元(不含總套的16萬元)。

他說,交通部觀光局與各地政府攜手邀請各主要觀光旅遊國家的旅遊業者來台踩線,希望能加速迎來大量觀光客,團客與自由行都在爭取當中,只不過目前每日入境台灣約1、2萬多人,扣掉商務及國人入境,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大。

對於兩岸觀光旅遊,賴正鎰說,兩岸近來紛紛各釋出善意,新的陳內閣上任後,包括商總等工商團體,都希望恢復兩岸政商、旅遊及文化、宗教及金融等方面的交流往來。大陸已於2月6日開放試點恢復出境旅遊團,出境遊大熱門,國台辦日前也促恢復兩岸正常飛航,由目前4個直航點,優先考量恢復臺灣人較集中的廣州等16個直航航點。

他建議兩岸應加速談判復航,爭取恢復兩岸共65個對飛航點,每週對飛共840個客運航班,以及2019年8月之前的47個來台自由行試點城市,爭取更多省市領導組經貿團到訪台灣,並採購臺灣農漁產品。

針對政府去年超收4300億元稅賦,全民都希望還稅於民,所以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總預算上限3800億元,包括補貼貸款,擴大消費及普發現金。目前看來四月上旬就可領到至少6000元現金,在萬物皆漲的時代,也不無少補,將有助於刺激內需消費,如果能再趕個進度,提前到三月底發放,也有助於清明節連續五天假期出遊消費。

對涵碧樓酒店經營計畫,賴正鎰說,未來三年的經營目標放在「加速涵碧樓代管品牌輸出、籌備台灣第二家涵碧樓」。大陸第一家涵碧樓—青島涵碧樓明年將進入開業第10年,南京也已經是第5年,第三家成都涵碧樓也在積極籌備,目前正在調整設計圖,預計明年會進入實質開發階段。

而台灣這幾年受到疫情影響,國人已經習慣在台灣優美風景點做深度旅遊,看好台灣度假市場,正在評估開設台灣第二家涵碧樓,評估地點包括花蓮,墾丁及雲林,目前傾向以自己家鄉雲林可能性最大,預計基地面積約三、四千坪,預估總投資額20億元以上,最快今年定案且明年動工,希望五年內蓋好,房數控制在100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