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罕見塞港潮 超過2%船運在北海停滯不前

取自pexels
取自pexels

【民眾網記者劉家瑜/綜合報導】

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 (IfW Kiel) 6日更新數據,全球超過2%的船運在德國、荷蘭和比利時港口附近的北海停滯不前,無法裝卸,而且還在持續惡化。上海和鄰近浙江省附近的港口外的船隻隊伍仍再增加,全球超過 4% 的運能被困在此。

報告指出,經價格和季節性調整後,全球貿易6月較5月呈現略微復甦的趨勢。然而,全球運輸中斷,例如北海的船舶堵塞、紅海貨運量劇降,阻礙歐洲貿易。俄羅斯港口呈現增長趨勢,與歐洲的貿易減弱,與亞洲貿易則反彈。

全球 2% 的船運在北海停滯不前 。(取自IfW Kiel)
全球 2% 的船運在北海停滯不前 。(取自IfW Kiel)

IfW Kiel專家Vincent Stamer表示,目前北海貨櫃船運堵塞還看不到盡頭,雖然過去在上海附近也觀察到排長隊的現象,但這在北海是非比尋常的。對於德國、歐盟而言,這將成為海外貿易的主要影響,尤其是與亞洲的貿易,例如消費電子產品、家具或紡織品都是從亞洲交付。

在歐亞最重要的貿易航線紅海,目前在途的貨櫃船比正常情況的預期減少20% 以上。上次出現如此大的降幅是在兩年前 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Stamer表示,一個決定性因素可能是,由於從中國到歐洲的需 40 天航程,上海封控的負面影響現在逐漸顯現。北海的貨櫃船運堵塞以及新「一帶一路」倡議使鐵路運輸日益重要,也可能使紅海的貨運量減少。

Stamer表示,相比之下,北美的情況有所改善,疫情引發的對消費產品需求的高成長已經放緩,洛杉磯港的擁堵狀況已經緩解。因此自今年年初以來,從亞洲到美西海岸的運費已下降近一半。相反地,從亞洲到北歐的運輸成本仍然是兩年前的六倍。

追蹤民眾網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日圓大貶效應 日本5月貿易逆差寫歷來次高

美財長葉倫、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通話 外界聚焦美中貿易關係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