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臨二戰後最嚴峻情勢 麻生太郎:台海和平有三大前提

前日本首相、自民檔副總裁麻生太郎率團訪台,今(8/8)日出席遠景基金會舉辦的「凱達格蘭論壇」並發表開幕專題演說,全球正面臨二戰後最嚴峻的情勢,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已是全球共識,必須要有嚇阻的能力、動用武力的意志力與傳達上述兩點的能力,在這三大前提下才能避免戰爭。

麻生回顧,他在前首相安倍晉三於2006年成立內閣時擔任外交大臣,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想法,主張應在國際上爭取同屬追求自由、民主的國家組成價值同盟,而安倍於2016年倡議「自由且開放的印太願景」(FOIP),促進印太地區國家落實國際秩序,維持自由貿易與地區穩定繁榮。

「台灣是理念相近、不可或缺的堅定盟友。」麻生強調,日台經貿關係密切,共享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擁有自由、民主、人權與法治等共同價值觀,日本於2021年4月日美峰會聲明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而這也成為世界七大工業會(G7)峰會的共識。

麻生表示,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已是全球共識,但是有三大前提,分別是嚇阻的能力、動用武力的意志力與讓對手充分了解上述兩點的能力,才能避免戰爭。麻生也舉例,英國與阿根廷爆發福克蘭戰爭,就是因為英國沒有讓阿根廷明確了解「我們會守護福克蘭」,最終戰爭全面爆發。

麻生指出,國家必須理解一件事,萬一需要發揮嚇阻能力,要有打仗的心理準備,且明確讓對手知道,為了維護台海安全穩定,有可能動用武力。他呼籲,需要所有志同道合的國家包括日本、台灣與美國,必須傳達政府與民間社會的強烈意志,共同發揮威懾力量。

麻生表示,俄烏戰爭顯示,各界完全不知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事件何時會發生,「或許在印太地區也可能發生。」他也呼籲,與台灣有緊密關係的鄰居日本應率先表態,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發出嚇阻訊息,

麻生提到,日本近期公布的國防三文件顯示日本正逐步修改安保政策,以因應二戰以來最嚴峻的區域挑戰包括快速增加軍備、配備長城飛彈、提升自衛隊應對能力,整合太空、網路、電磁波與海空領域,多層次強化日本防衛力量 。

麻生指出,日本目前的防衛預算是國民生產毛額(GDP)1%,至2027年將達到2%,防衛預算成長一倍,與北約(NATO)成員國2%的平均值一致。

麻生表示,日本全力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台灣在經濟上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世界7成的晶片在台灣製造,並在疫情期間團結一致抗疫,因此不能使台灣被排除在外成為破口。

麻生最後提到,台灣面臨著嚴峻的情況,台灣有堅定的意志捍衛自己的政權和主權,面對明(2024)年的總統選舉,期許新任總統能與日本共享共同的價值觀,共同抵禦外部威脅。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