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風險大「10人就有1人」!台大推加速康復療程減輕併發症

麻醉安全是所有醫療手術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全身麻醉風險高,不少民眾擔心醒不過來,更排斥進行手術失去救治的機會。然而到底全身麻醉有什麼風險?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加速術後的康復呢?

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及台大醫院麻醉部主任葉育彰指出,根據110年衛生福利部健保醫令申報量,台灣全身麻醉手術者已高達240萬例,大約每10人就有1人進行全身麻醉手術,然而民眾對於麻醉風險仍抱有疑慮。

由於全身麻醉常見於頭頸部、胸部、上腹部傳統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在全身麻醉下,病患不會記得手術過程,也沒有疼痛感,此外,呼吸、心律、血壓等生理功能由麻醉醫師控制,風險較高,因而讓民眾卻步。

全身麻醉後會出現的症狀?

民眾最害怕的會對於全身麻醉後的術中清醒、術後無法醒來、術後疼痛及麻醉後併發症等風險感到擔憂,若本身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差,更有可能不適合全麻手術。

其他最常見的全身麻醉症狀,也包含喉嚨痛、頭痛、聲音吵啞、暈眩、頭暈、噁心、嘔吐及疲倦等,這些短暫輕微的症狀可能會在手術後出現,一般在幾天內便會完全復原。

台大醫院麻醉部醫師劉治民也指出,台大醫院經常需要負責急重難和年紀較長的病患,以一個月全麻手術的佔比中,就有2成都是高風險患者,相對其他醫院高,因此更需要訂定良好的術前評估與術後康復計畫。

對全麻風險有所疑慮拒絕手術

儘管現代手術技術已有相當大的進步,許多民眾對於「全麻風險」仍抱有疑慮。葉育彰指出,多數民眾會對於麻醉術後無法醒來及術後疼痛等風險感到擔憂,甚至有民眾可能因此不想進行手術治療。

台大醫院與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共同舉辦全台手術安全展,民眾可以藉此了解病人安全、全身麻醉和手術的風險,掌握手術和麻醉的處置,術前與醫師決定適合的手術方式,提升手術安全,更能早日出院。

術後加速康復療程防止併發症

面對手術安全,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提醒,呼籲民眾可以透過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中的「就醫三問」與術後加速康復(ERAS)療程,讓醫師依照患者情況,制定手術全期規劃。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郭書麟理事長補充,住院前協助病人為手術做最佳的準備,術中以精確監控適時調整麻醉劑量,幫助術後三分鐘內恢復肌力,以及術後大幅減少不適感,加速恢復效率。

文/謝承恩 圖/林欣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