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小三通」何時重啟? 王必勝金門視察不鬆口 無法評估復航是否影響台灣疫情

對於兩岸「小三通」復航評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表示,中國大陸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措施放寬,預期農曆春節後疫情將達高峰,但因不了解中國大陸疫情發展狀況,現在無法評估如小三通復航,是否影響台灣疫情。發言人莊人祥補充說,小三通復航需要跨部會討論,並沒有定上路時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前左3)13日到金門水頭碼頭視察,了解兩岸小三通入境檢疫與流程等整備情況,再由中央決定是否恢復小三通。(中央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前中)13日到金門水頭碼頭視察,了解兩岸小三通入境檢疫與流程等整備情況,再由中央決定是否恢復小三通。(中央社)

為瞭解金門醫療量能準備和港埠防疫作業,王必勝今天到金門醫院與水頭碼頭視察,了解COVID-19輕症確診者安置與中重症確診者相關醫療服務量能,及小三通入境檢疫與流程等。他在水頭碼頭接受媒體聯訪表示,上星期即決定到金門視察小三通復航整備狀情形,實地了解後,由整個團隊決定是否重啟小三通。

小三通復航帶來的返鄉人潮,是否影響台灣疫情?王必勝說,「不能說我們解決了一件事,又造成另外一件事」,不希望有這樣的狀況發生,因對中國大陸疫情還不是很了解,指揮中心還在持續評估中。金門是個離島,資源有限,如小三通復航,不能影響整個離島民眾的安全與健康。他提到,中國大陸從嚴格的清零和封控,到現在逐漸放寬管制措施,預期農曆春節後會有很大一波疫情爆發,指揮中心會持續觀察。

在視察小三通入境檢疫整備狀況時,王必勝聽取縣長楊鎮浯與疾病管制署台北區管制中心人員說明相關措施,包括入境通關動線、旅客發燒篩檢、快篩試劑發放作業、有症狀旅客唾液採檢場地及環境清消作業、有呼吸急促或生命徵象不穩定個案後送金門醫院就醫處置、入境有疑似症狀旅客,可由防疫車輛接送等流程與整備情形。

對於金門縣政府已在今年3月完成小三通復航相關演練,王必勝表示,因應中國大陸疫情升高的可能,邊境防疫必須隨時檢視修正,改善通關阻礙,降低各項緊急突發狀況事件發生,兼顧防疫安全與通關便利性。

同行的莊人祥下午接受媒體聯訪補充說明,金門是離島,整體醫療量能相較受限,金門醫院病房數少,COVID-19法定傳染病專責病房最大收治量能僅50多床、負壓隔離加護病房只有4床。由於過去金門水頭港入境症狀採檢措施,過去僅演習過14天檢疫版本,從來沒有實行過0+7免檢疫策略,需要規劃入境者應該待在何處等待篩檢結果,至於連江縣會再討論是否參訪,小三通復航需要跨部會討論,並沒有定上路時程。

楊鎮浯表示,小三通復航將是分階段進行,取決標準在於金門整體醫療量能,縣府提報中央的通航報告從第一階段人道、專案、鄉親,到第二階段台商、第三階段全面通航。縣府將針對指揮中心的視察後,因應調整相關措施,迎接復航。

編輯:秦穎雯

更多相關新聞
小三通重啟恐現搶藥潮 薛瑞元:人沒來也可能搜刮藥物寄過去
邱臣遠斥蘇揆「搶藥說」:過多意識形態無助恢復兩岸交流
小三通復航 王必勝:不解中國疫情無法評估對台影響
陳玉珍等人赴廈門談小三通復航 府:須依疫情發展評估 尚未定案
王必勝親自飛金門視察小三通 楊鎮浯提「分階段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