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之間,台灣的文化槓桿在哪?

台灣高科技的成就在這一波AI浪潮中醒目跳出,從單一的護國神山到如今的護國群山,許多人雀躍,以為當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的供應鏈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時,兩岸之間將更高枕無憂,獨派人士以此而行為愈加猖狂,幾乎是必然的事實。

然而,兩岸之間牽涉的,遠非科技一事所能涵蓋,這裡有民族情感,有歷史情結,有地緣政治,有經濟競合,地理人口又大小懸殊,彼此間若只存在著對抗關係,其可能的危機,斷非一經濟或地緣的態勢所能決定。

真說,要讓兩岸不走向極端,離開彼此的互諒互信必不為功,而由於分隔日久,制度有異,了解並不隨著海峽的通航有其根本的改變,甚且就因浮光掠影的印象,還加深了原先的成見。這成見的破除,才是兩岸不致走向極端的關鍵。

破除成見,有賴於文化的了解。文化是族群長期形構出的行為特質,這特質從抽象的價值觀到具體的物質建設,在此,大陸有大陸的歷史軌跡,台灣有台灣的發展特質,了解彼此的來龍去脈就容易產生同理心。

這樣的歷史軌跡與發展特質並不一定須長期接觸對方才能領略,優秀的文藝作品就沉澱著這些東西,才能喚起共鳴與反思。

這樣的作品台灣並不缺,在前期的兩岸交流中尤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大陸現在40、50歲以上的城市人口鮮有不受其影響的。在這裡,有嚴肅文化,有普羅作品。作家如朱家三姊妹、張曉風、張大春,表演藝術如雲門、優人神鼓、國光劇團與王安祈的「文學京劇」等,大陸專業領域都津津樂道。《瀟灑走一回》固成為許多人的青春記憶,對國府來台的種種更就從《寶島一村》而得,楊渡台灣史的寫作成為相關人士理解台灣的重要資糧,本土性的《人間條件》一樣得到許多共鳴,更不用說如黃永松、齊邦媛這樣的人文典型。只要一提及這些,你與大陸朋友間的距離常就瞬間拉近。

然而,遺憾的是,這些作品多數都產生在台灣官方作為還未「去中國化」之前。那時,中國的種種固都可以成為台灣文化人作品的內容與養分,歷史進程的不同對大陸人還成為一種新鮮而親切的存在。而這些年,台灣的文化影響力在大陸愈來愈弱,就是在此退卻的結果。

文化是促進理解的。台灣當然有大陸沒有的部分,但盡在這部分作特質性的強調,並以之切割兩岸,美其名為文化主體的建立,事實上更可能是敝帚自珍。兩岸原共享著豐厚的古典文化,自此出發,不僅能將歧見化為欣賞,台灣的存在意義也更能彰顯。

正如此,有一年我在大陸某知名大學的哲學院作演講時,院長提到當年台灣文化建設的口號「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猶自興奮不已,對於台灣捨此而不由,則扼腕興嘆。

台灣能讓這樣的識者或興奮或扼腕,正因台灣雖小,在文化上猶能「以小成大」,而這則緣於它傳統的未曾中斷,它中西的有機匯通,在心理上既自居中原,文化詮釋上乃「以經解經」,應對當代又能「以今釋古」,其成果既中國又本土,既傳統又現代,既有文化的觀照又不離人性的透析,因此能深深觸動於擁有同一文化母體的大陸朋友。

以小成大,正是台灣在文化上不須自我菲薄的地方,這無形力量發揮的槓桿作用,才是台灣在兩岸間更恆常的保障。

可惜的是,這十幾年來,台灣能為大陸朋友參照的文化成果已愈來愈少。以此,盤點兩岸之間台灣的文化槓桿在哪,原該成為有司在文化作為上的當務之急,但徵諸現實,這恐怕還是一種奢望。(作者為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