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台灣的底氣跑哪去了?

談兩岸,台灣總說自己占有制度優勢及發展優勢,但一提交流,台灣卻又處處擺出防禦的姿態,能不交流就不交流。

這樣的矛盾,當然有緣於彼大我小的客觀態勢,然而,只要不走入赤裸裸的武力對抗,大小意味的,就不僅僅是人口、土地與軍事力量的位差。你真認為自己的制度優越,真認為自己的發展占有優勢,尤其這優勢與制度又與全球化有關,也就能吸引人心,交流,何樂而不為!

交流,是使彼此間更為了解,文化在此就占有重要角色。兩岸共同傳承著許多古典文化,面對當代,取得怎樣的成績,更就可以彼此借鑒,而台灣,前期在此還占盡優勢。

優勢之一,是傳統從未斷絕。即便日據時代,因於日人自認的民族優越感,加以「脫亞入歐」,根本就排斥台灣人歸化,而歷史中既受中國影響,除為戰爭需要而「皇民化」的那幾年,相關中國的種種基本也就讓民間自行傳承,不加干預。相對於此,新中國革命的打倒舊時代,力量既大,就有矯枉過正的副作用,文革的全面破壞,對傳統更就造成了難以回復的傷害。正因此,面對當前的一些亂象,大陸有句話說:「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就在感嘆這後遺症的危害之烈,也正如此,有機會看到台灣自然溫潤的傳統,乃深受感動。

優勢之二,是能以更開放的心態應對當代。台灣早年的知識份子固有其國際觀瞻,國府遷台時,更帶來許多菁英,這些人於傳統有所涵養,對當代亦有其認知與經驗,由是,台灣在現代化過程中,乃能既保有傳統,又有其當代對應。正如此,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台灣在文化上繳出了亮眼成績,許多領域更就有其國際觀瞻。而不少大陸菁英到如今也還認為台灣可以學的東西仍多,是華人社會、中國文化在對應當代上一個最值得參照的存在。

有這樣的優勢,從90年代以迄本世紀前十年,台灣的文化成績乃一定程度地影響著大陸,從歷史觀照、社會思潮、心靈建構、藝術展演到普羅文化,都不乏台灣的影子。然而,這樣的優勢在近十年,尤其民進黨執政後,卻就迅速消失了。

消失的原因外在的,是大陸的興起,在此起作用的,不只是官方所標舉的文化復興,更與大陸文化人的視野與開放心態有關。但更重要的,還因台灣將自己的古典乃至以古典對應當代的文化建樹都丟棄了。去中國化的結果,不僅讓台灣無法站在華人文化建構的制高點,也使得80、90年代以來,文化在台灣社會的顯眼之姿迅速傾頹,許多美其名為「本土化」的文化作為,常就成為政治的遮羞布,文化人的地位故讓位於以流量為尊的網紅,遑論以之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信心。

就因缺乏文化信心,所以摒棄交流,在內既抱團取暖,在外就依附大國,更可笑的是,雖竟日指國府來台盡做壞事,如今賴以為傲的護國神山,其最初的奠基就來自國府。

徵諸中國歷朝,開放心態應對的就是盛世,如秦、漢、隋、唐,閉鎖心態則讓自己益見短絀,如東晉、劉宋、南宋,台灣也不例外,開放心態面對全球化,就使台灣在經濟上得到發展,文化上前期也成績亮眼,但面對大陸時底氣消失的保守,尤其「去中國化」後的流於淺薄,也就讓自己身陷困境。真對台灣有信心,就應更開放地面對兩岸交流。

交流,可以促進了解,減少誤判,在態勢緊張的現在,更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況實質上,它還關聯到觀光、農漁、台商、台灣高教的未來,那還等什麼?(作者為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