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人民本是中國人 何須要諒解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直言,依歷史、民族與憲法,兩岸人民本來就都是中國人,什麼時候稱我們中國人是一件需要被原諒的事?(本報資料照片)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直言,依歷史、民族與憲法,兩岸人民本來就都是中國人,什麼時候稱我們中國人是一件需要被原諒的事?(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後讓兩岸關係更緊繃,近期許多藝人在大陸開演唱會,表態「我們中國人」引發熱議,賴清德26日緩頰稱,在「他人」屋簷下承受壓力,盼國人諒解。學者分析,賴以溫暖方式回應,是「釋出非常大的善意」;但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直言,依歷史、民族與兩岸憲法,兩岸人民本來就都是中國人,什麼時候稱「我們中國人」是件需要被原諒的事?

賴清德26日指出,在別人屋簷下,應該給予諒解,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內心想的是什麼。」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則說,政治要減少對藝術表演的干預,希望能回歸正常交流。

賴清德強調,台灣文化工作者被迫政治表態,不是第一次,也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次。每次台灣的文化工作者在他人的屋簷下承受壓力,他都感到非常不捨。也請國人能夠了解,在別人的屋簷下,我們的文化工作者講什麼內容固然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內心想的是什麼,「我們應該給予諒解、給予體諒。」

對此,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表示肯定,認為賴釋出非常大的善意,並且以一個溫暖的方式包裝這件事,面對中共強迫台灣接受統一和一中原則,賴以柔性的方式回應,也是一種試探,不可能整天都扮黑臉,是一種回應的策略。

蕭旭岑表示,根據歷史與文化,兩岸都拜祖先、拜媽祖、拜關公,同屬中華民族,都是中國人,中華民國英文是「Republic of China」,有「China」這個字 ,翻譯就是中國,所以稱自己是中國人有什麼錯?

蕭旭岑指出,坊間有許多民調,問民眾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但就歷史與現實來說,這樣的問法意義不大,以他自己為例,他出生於台灣南投,所以他既是南投人,也是台灣人,當然更是中國人。

蕭強調,把身分認同變成一種言論自由,他沒有意見,但這是沒有意義的事,因為這無法改變歷史淵源,無法改變文化傳承,也改變不了憲法規定。

此外他提到,賴也聲援立法院外抗議的民眾,但民調顯示有5成7的民眾支持國會改革,難道那些沒有出來抗議的人,就不是台灣人民嗎?他提醒賴必須尊重沒有投票給他的6成民意。

蕭認為,目前立院討論的國會改革法案,很多都是民進黨當年在野時提出,例如總統到立院報告,當初民進黨也要求即問即答,為何當初沒有違憲的問題,現在就有?這樣雙標欺騙立院外的民眾,台灣人是不可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