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新聞老兵看世紀大審奸

旺報【文╱龔選舞】 大家閑坐無聊,便開始猜測這名59歲的漢奸元老長得是個什麼樣兒,有人說殷某一生跟在日本矮子後面當差,必然是個奴顏卑膝的輕浮小人。 中國人講究看相,久而久之,便經過歸納而把人性面具化,總以為是什麼樣的人,就該有著什麼樣的長相。但是對殷汝耕,大家都看走了眼。想像中,這位現代漢奸祖宗準是獐頭鼠目,形貌猥穢,活像在京戲裡那個過江盜書的三花臉蔣幹,事實上是大謬不然。 叛國者的明星風範 記得那是1947年4、5月,國府審訊漢奸的高潮業已過去,大奸巨惡陳公博、周佛海、褚民誼、陳璧君、梅思平、林柏生、丁默 、王克敏、王揖唐、梁鴻志、羅君強之流,分在蘇州、南京、上海、北平各地高院接受審判之後,或死或囚,都已依法處分,許多人都以為審奸工作早已結束,連我們幾個專責採訪審奸新聞的記者,也頗有意興闌珊之感。 就在此時,偵訊、調查經年的殷汝耕卻由首都高等法院刑二庭正式審訊。由於殷某早在抗戰之前便率先投敵,早被各方一致封以「老牌漢奸」之名,因此這天的審訊重又引人重視,而我們幾位聽審記者也又一次精神抖擻地一早便上法庭。原說上午9時開庭,但到了9時半還不見動靜,大家閑坐無聊,便開始猜測這名59歲的漢奸元老長得是個什麼樣兒,有人說殷某一生跟在日本矮子後面當差,必然是個奴顏卑膝的輕浮小人;也有人說,他平生做慣壞事,一定是個見人便.不起頭來的小老頭兒……就在大夥兒議論紛紛之際,庭長傅勤清已率同葛召棠、申屠宸兩位推事蒞庭,而大門外,四名法警也押進了個人來。 轉過頭猛一看,不由自主地揉了一下眼睛,原來這押進來的人犯哪裡像個蔣幹,簡直像位明星。儘管他已年近花甲,但穿著一襲綢袍,在端正、優雅、安詳之外,竟還顯得有些飄逸!我甚至可以發誓,他該是我所曾見到最為漂亮的中年男子,如果退回去二、三十年,他準比當時最吃香的趙丹、劉瓊、陶金、舒適一類明星還要英俊!可是,他卻是那個臭名四揚的殷汝耕 在我上小學時便已割據領土、媚日投敵的漢奸! 更令人驚奇的是,他還表現得文雅之至,與庭上對答之際一路總是不懾不火的鎮靜安詳,不躁不急的謙遜守禮,聽到他那細聲溫語,真令人不敢再信命相之論。不幸的是,殷汝耕雖然長相出奇得好,但為人處世卻也是出奇得壞。為了讓讀者諸君對此人能有一番認識,在下決定在追敘審訊經過之前,先大略談談殷某的身世與經歷。 與日人合流其來有自 殷汝耕是浙江平陽人,祖上以澆製蠟燭致富,當年據說「殷大同」店裡細工澆出來的大小蠟燭,從頂端以至末尾,點燃之後,煙不冒,油不流,遠近咸稱上品。也由於家裡有錢,殷家子弟讀書留洋者既多,為官作宦者亦復不少。殷家小老五汝耕從小聰明伶俐,自然也不例外,十幾歲便跟隨他三哥汝熊、四哥汝驪一同到日本留學,而且一學便把日本話講得流暢達意,在上萬的中國留日學生中,與戴傳賢同以日語流利馳名,清末,孫中山先生在日設立中華政治學校,聘請日本教授為逃亡黨人志士講授新學之際,因聽講者多不諳日語,即曾邀殷某擔任課堂翻譯。 就在這個時候,殷先愛上芳名井上慧民的日本下女,不久更與這個新寡文君正式結婚,稍後他更使用妻名,為自己取了個「井上耕二」的日本名字。殷某自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之後,雖在日本出版的《中國名人年鑒》得以上名,但返國後卻不甚得意,一度搞過報館也未成功,乃轉過頭來勾結日本東洋拓殖會社,由日方出資10萬,於1920年組織「新農墾殖公司」,在江蘇阜寧設立農場墾植,結果因主事者全是外行,把本錢蝕得一乾二淨。這是殷與日本人「合作」的第一次,雖然沒有成功,卻也讓日方經濟特務取得了有關蘇北地區的種種資料。 1925年冬天,奉軍新派將領郭松齡舉軍反叛張作霖,為便與日人接觸,乃邀殷出任外事處長。未久郭兵敗被殺,殷卻及時偕友7人逃入新民屯日本領事館,托庇於派駐瀋陽的總領事吉田茂,歷時8月,始化裝日警逃離東北。 不久,國民革命軍北伐開始,殷藉機鑽入革命陣營,先在九江、漢口一帶做些情報工作,繼奉命擔任總司令部駐滬辦事處主任,專門負責對軍閥及日人聯絡事宜,及蔣總司令下野後訪日,殷也隨行擔任翻譯。一次,蔣氏與日政要犬養毅會談,雙方原約好保密,但第二天日本通訊社即就此發布消息,由於會談當時只有殷一人傳譯,因此蔣氏與犬養對殷均表不滿。 (待續) 改錯:1月19日本版圖說 誤:原書誤為「內山丸造」。 正:正確應為「內山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