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解 情報先行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筆者自國安單位退休近20年,至今仍無法履行對去世母親的承諾;盼有朝一日能夠比照馬前總統的赴陸之旅,去到父母生長的家鄉,在祖墳前追思祭拜,完成母親最後的遺願。

按現行法規,我的管制年限早已屆滿,然遲遲未能順利完成赴陸之行,就是擔憂飛機落地後,還沒出關就被請去「喝咖啡、聊是非」。這種作法對岸已行之多年,藍綠兩黨無論誰執政,都無法改變現況。只是近期被請去喝咖啡的人士,居然是被大陸學術單位正式邀請在台灣的知名學者,經媒體顯著報導後,引起外界譁然及議論。此情再度將兩岸情報認知作戰搬到檯面上,值得探討深思。

情報圈內人士都知道,陸方利用兩岸開放之便,運用各種手段,以獲悉我方退休情報人員名單,並於渠等赴陸探親旅遊與經商期間,無預警式的進行約談或拘留。不但拒絕提供法律協助,甚至有脅迫情事發生,如此作法顯然不符中共高層對台政策和平的基調。個人堅決相信,這些情報退休人員赴陸純為探親、旅遊及商務,絕無負有刺探情報之任務,相信陸方根據多年實務經驗,應有同感。

歷史上運用情報人員化解危機案例不在少數,古巴飛彈事件,就是利用雙方情報管道,順利解除美蘇核戰危機。中國大陸與美國建交後,外交互信基礎薄弱,雙方領導人卻能深謀遠慮,破除歧見。初期即在雙方辦事處中互相照會,派遣情報人員(美方為李潔明,陸方為謝啟美),擔任高層直通管道,進而加速建交日程,如今中美雙方的嚴重歧見,相信也是情報管道不暢通所致。

根據李前總統辦公室主任蘇志誠,2022年7月投書媒體告稱,「當年所謂的台海危機(1996飛彈危機)發生前,大陸派駐美國的武官曾透過丘宏達教授,於事前把相關訊息傳給我們。我在接到丘教授傳達的訊息後,立即請張榮豐先生向大陸方面的窗口求證,結果對方經請示後,回覆證實,並表示不會讓情勢失控。」此一時隔多年絕密情資對外公開,完全證明兩岸高層深知,良好的情報溝通管道,對化解兩岸危機,避免軍事誤判,具有關鍵性的功能。

1967年海峽上空最後一場空戰之後,雙方軍事衝突已畫下休止符。雖然兩岸無聲砲火的戰場未因相互開放而歇息,但與退休情報人員毫不相干。時代在變,潮流在變,以談判代替對抗,以合作取代衝突,是無法改變的趨勢。兩岸同胞本為同根生,只因歷史變局,彼此敵對將近一個世紀,實在是中華民族的悲劇。

兩岸在去年底今年初,分別任命非情報專業出身官員,分掌雙方國安單位。期盼新一代的兩位國安高層領導,面對兩岸兵凶戰危的情勢,能有新思維、新作法,相互研討「兩岸和解、情報先行」的管道與模式,盡速建立實質的危機處理機制。也許到那個時候,筆者就能跟馬前總統一樣,赴大陸祭祖了!

(作者為退役空軍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