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善意交流 勝過軍備競賽

賴清德總統就任至今,多次發言挑動中共敏感神經,傷害兩岸之間所剩無幾的善意。圖為賴清德(中)前往視導成功嶺新兵入伍訓練。(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就任至今,多次發言挑動中共敏感神經,傷害兩岸之間所剩無幾的善意。圖為賴清德(中)前往視導成功嶺新兵入伍訓練。(本報資料照片)

兩岸情勢緊張,我國為求備戰,向美國購入大量軍武,國防總預算年年創新高,但即便武器買再多,也買不到美方出兵保護的承諾,一旦台海發生戰爭,台灣人民只能自求多福,明明兩岸善意交流就能避戰、避險,民進黨政府卻硬要屢屢挑釁,讓全民走向險路。

美中台關係複雜,如何維持和平是重中之重,在中美對峙下,美國不斷要台灣購買武器,國防預算每年不斷創新高,力求重返白宮的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更是變本加厲,直接揚言要台灣付保護費,行政院長卓榮泰馬上回應「願意負更多責任」,等於默認軍購已無法操之在我。

過去在馬政府時代,兩岸有「不統、不獨、不武」的默契,所以不會做軍備競賽,但從蔡英文執政開始,兩岸關係緊張,民進黨全力配合美國策略,大幅提高國防預算,增加軍事採購。

倘若兩岸關係良好,可以透過政治對話解決,而非倚賴軍事,但如今兩岸關係惡化,僅能不斷增加軍購支出,還必須聽命於美國,想買的買不到,不需要買的,連拒絕的權力都沒有,一邊嚥下委屈,一邊大內宣「這是台美關係史上最佳的時刻」。

賴清德就任至今,多次挑動中共敏感神經,對於對話交流民眾已不抱希望,只能祈禱執政者以蒼生為念,別再拋出更驚人的震撼彈,傷害兩岸之間所剩無幾的善意。

國際政治上美中持續角力,台灣註定無法置身事外,兩大之間難為小,愈是選邊站,離和平恐怕愈遠,全然親美,未來可預見武器得愈買愈多,若真遵照川普最後一任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所說,國防預算增加到GDP的5%,勢必排擠其他社福、建設能量,台灣人民還能安居樂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