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建立共通標準 5G大突破

旺報【特派記者陳秀蘭╱西安報導】 第11屆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22日閉幕,成果豐碩,雙方在9大領域,達成30項共識,包括兩岸同意開展5G技術和標準預研,還有搶進綠能產業,雙方年底前將成立兩岸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專家技術委員會並研制共通標準。 此外,雙方也同意開展智慧照明體系與標準規畫研究,另針對兩岸一度殺成「紅海」的平面顯示器,大陸正進入超高清解析技術,陸方也同意兩岸啟動2項4K超高清電視技術共通標準研制與測試。 簽署4項合作備忘錄 閉幕記者會由我方華聚基金會董事長陳瑞隆、執行長林坤銘、副執行長陳式千與陸方電標協副理事長兼祕書長楊澤民、中國通標協理事長胡燕等共同主持。 論壇針對半導體照明、平面顯示器、太陽光電、鋰離子電池、汽車電子、雲計算、移動通信╱移動網路、網絡演進及服務應用等9大專業技術領域,進行分組及閉門會議探討,在為期2天會議,簽署4項《合作備忘錄》並達成30項產業發展共識。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兩岸在4G及5G的合作再下一城,陸方同意兩岸啟動5G技術和標準預研;而對我方經濟部次長沈榮津在開幕主題演講,以5G為例,呼籲5G標準合作應擴及物聯網、雲端運算等多個領域標準合作,以期延伸到產業化,陸方同時也釋出善意。 陸已成立5G推進組 楊澤民指出,兩岸標準合作正朝向「精耕細作」,4G領域今年將開展小基站及TD-LTE VoLTE合作,著眼的是當前利益,至於5G概念還在描繪階段,未來涉及領域廣泛,還需通過高度及密切的交流,但他允諾兩岸5G合作,勢必是兩岸高亮度的合作項目。 據悉,為了發展5G,大陸已由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成立「5G推進組」,並積極展開5G技術研究,陸方更已完成5G需求研究,並發布白皮書,開展5G無線和網路關鍵技術研究、頻率需求和候選頻段研究。陳瑞隆指出,標準合作是兩岸產業合作的基礎, 選定產業別,主要是依據世界產業發展趨勢需求及最有利兩岸優勢互補合作的產業項目,進行合作。 這次論壇發布10項兩岸共通標準文本,加計過去發布的21項,累計兩岸發布的產業共通標準文本已達31項;這次達成的產業發展共識30項,加計過去達成的258項,總計288項,成果是一屆比一屆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