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戰爭 誰該負責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郭台銘宣布獨立參選後,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幾乎勝券在握,使得2024「和平與戰爭的選擇」變得更迫在眉睫。接下來的問題是,選後兩岸若不幸兵戎相見,誰最該承擔責任?

首先,中共要承擔最大責任。畢竟自1979年實施「和平統一」政策至2024年,不但沒能達成目標,反而要祭出非和平手段,若不需承擔最大責任,誰需要呢?更何況中共向來主張對台政策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結果讓台灣選出有可能引爆兩岸戰爭者擔任總統,不就代表政策失敗,不需負責嗎?

其次,該承擔責任的是台灣公民。雖然賴清德已改稱沒有再宣布獨立的必要,然而賴昔日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不管是任何職務都不改變,卻仍有40%選民「信賴」,其他60%又無法集中選票政黨輪替,能卸責嗎?

第三,需要承擔責任的當然是賴清德。儘管他為了勝選隻字不提台獨,但前倨後恭如何守護台灣?若勝選而不幸引爆戰爭,豈非因其立場關係,能不擔責嗎?

第四,郭台銘難辭其咎。4年前參加國民黨初選抱怨民調不公退出國民黨,4年後致歉表示當時「年輕氣盛」,並允諾未獲提名將支持國民黨提名人,不料事後參選動作不斷,最終背棄承諾獨立參選,美其名是民意大過黨意,實是分裂60%民意,讓可能引爆戰爭的務實台獨工作者躺著選,能辭其咎嗎?

第五,柯文哲也無法逃避必須承擔的責任。雖然目前他的民調幾度領先侯友宜,也深受年輕人歡迎,但他深知民眾黨實力不足以單獨執政,卻對在野整合立場反覆,一下子表示參選總統到底,一下子又說任何事都有可能,若因此失去整合時機導致務實台獨工作者勝選,能逃避責任嗎?

最後,侯友宜恐也難脫究責。國民黨在立法院是最大在野黨,且在全台14個縣市執政,15席縣市議會議長,367席議員,陸軍實力雄厚,但侯卻未在被徵召後聲勢大漲,反而民調經常落居第三,若不能急起直追讓民調衝第一,或整合成功而最終勝選,恐辜負60%民意,當然要負責。

不過,選民還是決定2024年後兩岸是和平或戰爭的最後仲裁者。若那40%「信賴」選民不改立場,60%的選民又不能集中選票在最能維持兩岸和平的候選人身上,台海爆發軍事衝突的機率將升高,當兩岸戰爭的灰犀牛衝向台灣時,倖免者又有幾?能不慎乎!(作者為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