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標準論壇 達成34項 共識

工商時報【賴瑩綺╱安徽合肥報導】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兩岸標準論壇)昨(28)日落幕,華聚產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與中國兩標準協會昨攜手宣布,本次論壇共達成34項共識,其中還完成3項共通標準制定,並將在下一屆兩岸標準論壇上發布。 兩岸標準論壇是由華聚基金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聯合主辦。本屆在雲計算、智慧製造、車聯網、半導體照明、顯示技術與應用、太陽能光電、鋰離子電池、移動通信、網路演進,及服務應用十大領域進行探討。 本次論壇針對10大領域進行為期兩天的討論,成果豐碩,在鋰電子電池和智慧製造兩領域完成3項共通標準制定,分別為「電力儲能系統用鋰離子單體電池和電池系統安全要求」、「跨設備製造通訊標準-機器人與工具機的溝通介面」及「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 另外在顯示技術與應用、太陽能光電、雲計算、智慧製造、網路演進、服務應用及車聯網7大領域也對20項以上共通標準研製達成共識,未來將持續朝完成制定邁進。華聚透露,上述領域中,雲計算、智慧製造、顯示技術與應用、太陽能光電及鋰電池將是未來1年最有望完成共通標準制定的領域。 各大領域中,還有許多項目雖未展開共通標準制定研製,但也朝兩岸合作及開展共通標準制定方向前進。華聚基金會執行長林坤銘說,不是每個項目都急著要訂定標準,兩岸在產業的看法、應用面的長處,都有不同之處,需要進行溝通。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楊澤民表示,共通標準研製一直以來都是優先選取兩岸優勢互補的產業,及挑選實際應用性強的項目進行。兩岸難免會有歧異點,例如工具機╱機床等術語上、標準的選擇上都有不同用法跟選擇,但這沒有對錯,雙方就是要透過交流選擇最佳的推進路線,為兩岸企業在國際上創造競爭力。 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祕書長劉志宏則指出,雙方除了要持續溝通交流外,還要與時俱進,隨著產業持續發展,對新技術跟新研究提出新標準,更新兩岸熱門項目的共通標準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