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民眾交往還太少

我很敬重現在還在台灣打拚的民眾。他們與我在大陸見到的台商一樣又很不一樣。我是目睹過台商在大陸如何發跡的。他們登上大陸時帶幾十萬美金的有,也有許多只帶著幾萬美金。這二三十年,他們的本錢翻了幾百倍、幾千倍的也有。一位台商在大陸種蝴蝶蘭,一盆三株賣1000台幣時非常暢銷。現在種的人多了,每盆賣100台幣還利潤豐厚。每個時代,只有勇敢的先行者才可能獲得暴利,但每個時代,更需要留在本土勤勤懇懇勞作的守望者。我們的父輩就是家鄉的守望者,難道不值得尊敬嗎?

台灣一些大學生,他們的教材與大陸不同,學到的一些知識是大陸大學不學的。這種差異就是一種優勢。他們可以赴大陸謀職闖一闖。但好像他們與其父輩又有些不同,不太想到大陸去。我的下一代,對台灣的感情也於我的不同。我曾帶他到泰國、菲律賓,甚至到歐洲去。我提議到台灣去,他說簽證好麻煩。

兩岸還有許多窗紙沒捅破。大陸人看新聞,看台灣立法會吵架扔鞋子,會覺得台灣的領導吵來吵去,社會不安定,也不成體統。但我一次一次來台灣,感覺台灣比世界許多地方都寧靜。

比如藍綠兩黨高層可以在公開集會上吵架、相互攻擊,但老百姓的辦公室裡不說黨爭。誰投藍誰投綠是個人隱私。有修養的人不相互打聽。孔子曰:仁者恕人。我只能用老夫子這話讚歎,這是百姓的智慧,也是一種很高級的現代文明。

大陸的有些新聞台灣民眾也看不懂。日本驅趕台灣漁民,與中國在釣魚島歸屬問題上有衝突。大陸有人憤而砸了一輛日本車。一個台灣朋友問:大陸民眾怎麼還這樣暴力?我說大陸14億人,有人過激,這在大陸法律上是不允許的。台灣朋友說還是太暴力了。我只好說,日本人占領台灣期間,有台灣人夜裡偷襲日本人的員警署、割下日本員警的腦袋。這在大陸人看來是義舉。因為大陸人那時也被日本人欺辱。台灣人當時也沒覺得很暴力。

我知道我答非所問,但台灣朋友很快就聽明白了。說你講清楚了。畢竟兩岸有共同的文化經歷,心有靈犀一點通。

我在台灣各處蹓達,自由行,看街景。看到台北還有不少掛台灣省的車牌。問台灣朋友,這樣的車牌還大量存留,去中國化的工作進行得不徹底,這不是給大陸兩岸同屬中國的說法留下口實嗎?

台灣朋友說:電視新聞、政客演講的事當不得真,台灣老百姓沒想搞台獨。

在台灣,朋友請我看旅遊品市場。為了以示尊重,更主要是為迎合我這個大陸遊客心理,還請當地一位不大不小的官員陪同。那位官員極力讚美本地的鳳梨酥如何美味,並隨意在一攤點買了一份,沒想到旁邊攤主高聲喊:「某某長,上次投票我投了你,你走過我的攤點不關照我?」那位官長馬上趨前鞠個肥躬:「對不起、對不起,下次一定先買你的。」

台灣人如此不尊重官員,大陸遊客若是見到這樣的場景,對台獨的擔心會減少許多。大陸遊客多來台灣走走看看,會看到電視新聞裡不一樣的台灣人。

兩岸互通這麼多年,民眾的交往還太少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