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謀和平 靠人民自救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馬英九二度訪陸的「和平友誼之旅」於4月1日揭開序幕,下午飛抵深圳機場,由國台辦排名第一的副主任潘賢掌接機,與前次登陸規格相等。隨即驅車前往大疆公司參訪,晚上又與國台辦主任宋濤見面,表達了兩岸和平穩定對世界的意義,而宋濤則轉達了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問候。

出發前,馬英九在桃園機場發表簡短談話,他說,希望盡一己之力推動兩岸青年交流,減少兩岸民間的敵意與對立,並累積善意。事實上,儘管民進黨政府仍對兩岸交流抱以消極態度,甚至在人民頭上懸著一道《反滲透法》利劍,但疫情之後兩岸民間的大交流早已展開。例如陸委會前主委張京育日前赴上海參加清明文化論壇;更不乏年輕世代拋開意識形態枷鎖,親到大陸體驗,YouTuber鍾明軒大陸行影片所帶來的話題即為明證。

蔡英文執政後,與大陸關係惡化到谷底,毫無任何官方溝通管道,網路民意更是敵意螺旋上升,如此的態勢恐怕還會延續下去,因為520之後,上台的是僅有4成民意的「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難以讓人期待。

民進黨之所以有恃無恐的一面倒「親美抗中」,與過去一段時間的國際政治大氣候有關,特別是自川普時期伊始,美國與中國大打貿易戰與科技戰,政界菁英更利用「台灣牌」遏制中國崛起,力保帝國餘暉。

華府政學媒界「中美終將一戰」的氛圍,來自於「修昔底德陷阱」的迷思,然而,被稱為「修昔底德陷阱之父」的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近期訪問北京並發表新書,還與美國工商和學界人士一同會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他特別澄清了外界對「修昔底德陷阱」的誤解,指出「戰爭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說戰爭不可避免是宿命論和失敗主義的」。艾利森還借鑑中國傳統的「陰陽調和」思想,主張中美關係應該走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依存、共同發展之道。

換言之,艾利森親口否定了「中國威脅論」長年以來的理據,那麼,奠基於「中國威脅論」之上的民進黨「親美抗中」路線,無疑也失去了理論基礎。就在賴清德即將就職之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近3個月來兩度訪台,與蔡英文、賴清德見面。她此行的目的當然不是要阻止馬英九訪陸之行,而是要管控台海溫度,避免賴清德的就職演說成為「自走炮」。

中美的大氣候自然左右了兩岸的小氣候,賴清德的偏執性格,眾人並不相信他會在兩岸政策上有何大破大立的新政,只期待他別將台灣帶向戰場即可。至於維繫和平的任務,只能靠人民的勇氣與雙腳來自救了,而馬英九再度踏上大陸土地,正是這場兩岸和平人民自救運動的象徵性展現。(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