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永遠是台灣的重中之重

由於意識形態、制度差異,以及交流前期所居的優勢,台灣對大陸的判準向來囿於主觀。前期因位差大,不只看不到大陸的發展潛力,甚且以「七塊論」想像大陸的崩解,所以「戒急用忍」,最終是將自己的利基流失殆盡,白白蹉跎了二十幾年的光陰。

這些年,大陸「大國崛起」,按理,台灣應警覺過去的錯誤邏輯。但人真是阿Q的動物:我雖然承認你強了,我自有一套道理來面對你的強。

這阿Q思維最堂而皇之的是蔡英文講的:台灣要「從世界走入中國」;不須,也不必「從中國走向世界」。

「從世界走向中國」的潛台詞是世界跟我們在一起,這世界說穿了就是美國。兩岸關係的位階遠小於台美關係,就是當前執政者想形塑的主流觀點。這形塑是成功的,君不見,連國民黨也開始一味向美傾斜。許多人,尤其年輕人,更以為只要「反中」,就可保證台灣的長治久安。

但事情真是這樣嗎?先不說外交軍事上美國總以自己國家利益為先,背棄盟友的前科所在多有,就只直說大陸對台灣可能的影響,也遠非美國所能比。

過去,大陸要借重台灣的資金與人才,目前情形恰好相反,台灣的經貿已相當倚賴大陸,先不說兩岸發生戰爭,即便大陸就純以利算利,不跟你往來,她經得起損失,也可以尋得替代,但你呢?

正因如此,一個主流說法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籃子裡」,所以講南向,但這談何容易?即便有分散,大陸作為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在可見的將來並不會改變。畢竟,一衣帶水、同文同種,大陸又擁有世界1/5的人口,要取代基本上是不可能。

過去,兩岸軍事有一定平衡,前期尤其倚賴東西方大態勢的對抗,但如今實力已傾斜,往後也必將愈來愈嚴重,所以有人想極力平衡這種傾斜,希望藉採購軍火,一石二鳥地搞好與美國的政軍關係。

但大量軍備就必然會遲滯經濟發展,而談兩岸軍事,台灣更故意忽略士氣這影響勝負的重要力量。台海戰爭,在大陸是「民族聖戰」;在台灣,則是護衛生活方式—尤其是聚焦保衛西式民主的戰爭。前者基本是全民參與的零和遊戲,後者則在社會各種人之間輕重就有不同的配比。真打起來,彼此戰力如何,可想而知。而美國參戰—無論為他人而戰、為承諾而戰、為利益而戰、為信念而戰,其力道又要比台灣自身小上許多,也難怪美國國防部兵棋推演了18次,美國在這局部戰爭中1次也沒贏過。

經濟、軍事如此,「從世界走向中國」就不可能。但說到此,有人會說,政治呢?就像我們過去標榜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般,台灣原可以在這裡起槓桿作用。可惜的是,台灣的民主因民粹與「去中國化」的意識形態作祟,也已迅速失去了對大陸人的吸引。

正如此,台灣未來的形勢就不只是一句「嚴峻」所能道盡,但這樣說,也並不代表台灣就只能繼續邊陲化,關鍵還在自己能不能反轉這種不切實際的邏輯,體認「從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然。

這看來有點無奈,但其實,在同文同種、一衣帶水這不好切斷的關係之外,「從中國走向世界」原就符合當代的發展。

在過去,西方就是世界,這些年,美國更就是世界,所以聯結美國,也就聯結了世界。但如今,正如杭廷頓「文明衝突說」所示,即便美國仍是老大,卻已不等於就是世界。而往後全球也會愈趨向「板塊化」,美國、中國、歐盟、伊斯蘭、俄羅斯、印度等板塊,日本次板塊,以及其他可能出現的結合,都將在世界版圖上有自己的話語權,你沒能在板塊上占有一席之地,就沒有在世界舞台發聲的可能。而台灣若能在中國板塊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就既有兩岸的和平,更能以大陸為發展腹地,讓自己被世界真正看到。

兩岸關係永遠是台灣的重中之重,但以綠營的「反中」加上總統大選蔡英文的大勝,以及國民黨的拿香跟拜,在心態上,台灣竟退回到當年東西冷戰的時代。看來,要讓台灣社會直面現實,反轉長期以來的錯誤邏輯,恐怕是越來越難了。

(作者為台北書院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