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兩岸搭建溝通橋樑 公益題材電影《歸夢》開機全新視覺體驗

▲兩岸題材公益電影《歸夢》開機現場。
▲兩岸題材公益電影《歸夢》開機現場。

【本報大陸新聞中心 報導】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能夠跨越地理和語言障礙,在兩岸民眾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樑。6月8日上午,兩岸題材公益電影《歸夢》開機發佈會在浙江省東陽市橫店鎮舉行。該部電影突破傳統影視的表現形式,創新使用豎屏拍攝手法,將為觀眾提供全新的視覺體驗。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該部影片講述了一段跨越海峽的感人故事。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許多人被迫開始背井離鄉的生活。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渴望著回到家鄉,故事的男主在母親生辰的時候,用自己的辦法克服重重阻撓,順利返回家鄉。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當前,福建正致力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閩侯縣委宣傳部代表莊高翔主任表示,希望通過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更直觀的展現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血溶於水、同根同源的歷史事實,喚起兩岸同胞對家國情懷的共鳴,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認同。

▲▼兩岸題材公益電影《歸夢》,以創新形式拍攝。

「我們希望通過電影所傳達的感人故事,增強兩岸同胞的情感紐帶,同時也希望這部公益電影的成功帶動更多的出品方投身於這類題材的創作,進一步推動兩岸文化的繁榮發展。」莊高翔說。

「雲根故里,根連兩岸」,出品方代表葉震聲用簡單的八個字呈現出這部電影的核心內容。葉震聲表示,「這部電影是為愛而傳播,將在全網免費播放,用豎屏的方式拍攝,是為了更快更好的走入人心,以激發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凝聚力。」

《歸夢》導演兼製片人賈炳祺認為,豎屏電影更追求細節品質與情感共鳴,不僅是為了適應觀眾在手機等移動設備上的觀看需求,還在於通過這種獨特的呈現方式,進一步提升電影的藝術表達和情感感染力。

在選角上,賈炳祺挑選了偏硬漢的形象,同時比較平凡的樣貌,希望通過劇中一家三口代表那個年代千千萬萬想「回家」的家庭。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級運動健將、中國武術六段、國家一級裁判李濤特別出演了該部電影的男二號。

作為聯合出品方的福清市融媒體中心代表俞燕娜為該活動做了總結發言並致以感謝。她表示,通過這部電影,團隊希望能傳遞出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並增強兩岸人民的文化認同感和情感連接。

《歸夢》公益電影由珠海市鈺融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彗星影業有限公司、福建閩越三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福州閩侯縣人民政府、福清市融媒體中心聯合出品,中共閩侯縣委宣傳部、福建廣電網絡集團福州分公司、閩侯縣文旅局聯合指導。電影預計今年8至9月份在全網免費上映。(照片記者徐迪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