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招克服小黑蚊 不要露兩點「體表」和「土表」

兩招克服小黑蚊 不要露兩點「體表」和「土表」

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最困擾的就是被小黑蚊叮咬。北市環保局表示,小黑蚊體型比黑芝麻小,往往民眾發現小黑蚊時已經被叮成紅豆冰;對付小黑蚊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露兩點」,包括盡量不要露出身體表面,居家環境也要避免生成青苔成為小黑蚊幼蟲的棲息場所。(林麗玉報導)

環保局表示,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最困擾小黑蚊叮咬,而小黑蚊的習性,喜歡在白天吸人血,所以有人潮聚集活動地方,像是觀光景點、遊樂區、公園等,常可以發現牠們蹤跡,尤其是樹蔭、涼亭、走廊等遮蔽陰涼處。由於小黑蚊習慣低飛,被叮咬人當下通常不會有疼痛感,加上體型小,所以很難被人發現,「民眾常以為是被蚊子叮」。但是小黑蚊其實不是蚊子,是鋏蠓類,與蚊子生活習性也完全不一樣,因為小黑蚊幼蟲屬於陸生型,孳生於青苔,以藻類為食,所以保護自己及做好環境管理,才是杜絕小黑蚊最根本的方法。除了建議戶外活動,要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避免叮咬,針對不通風、潮濕的土壤表面,則可以選擇種植草皮、填沙或用碎石、翻土等方式,避免生成青苔成為小黑蚊幼蟲的棲息場所。另外,小黑蚊怕風怕雨,在人潮聚集的觀光場所,建議保持通風,如

果環境許可,可以加裝風扇或水霧機,防止小黑蚊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