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本繁中電子書 亞馬遜開賣

中國時報【許文貞╱台北報導】 國際網路書店、電子書龍頭亞馬遜上周五(24日)終於正式上架繁體中文電子書,雖然首波只有兩萬多本書,且與目前的其他通路相較,價格也不一定優惠,但對於台灣的出版社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表示,亞馬遜願意來台和台灣的出版社接洽,並且花了近一年調整電子書上架的細節,這表示亞馬遜看重台灣的繁體中文書潛力。 趙政岷表示,除了亞馬遜,目前台灣已經有10幾個電子書平台,加上有Readmoo、樂天Kobo推出電子書閱讀器,讀者的黏稠度變高,很明顯感受電子書的閱讀風氣在增加,「雖然相較於紙本書銷售,電子書還是微乎其微,但成長非常快速,去年同業間甚至有一本電子書賣破萬本,顯示出版社做電子書是有機會的。」 分潤有差別 售價不一 目前台灣的電子書售價大約是紙本書定價的七折,是因為印刷大約佔了三成的成本。賣出的書由出版社直接和電子書平台分潤,分潤的成數依不同出版社和平台有不同的合作情形。而出版社為了鼓勵作者授權出電子書,若紙本書給作者版稅10%,電子書給作者的版稅大約是售價的25%(亦即紙本書定價的17.5%)。 趙政岷指出,雖然台灣的電子書相較於紙本書的售價偏高,但是台灣的紙本書在全球書市而言,價格其實偏低,「亞馬遜面對的是全球的華人市場,未來可能也會有意識地在售價上作出調整。」 如今仍有部分出版社沒有出版電子書,不過亞馬遜這波上架的電子書當中,也能看見像是過去從未出電子書的印刻出版社這次終於出了電子書。趙政岷認為,並非出版社沒有出電子書的意願,而是不一定有額外的人力來做電子書。 趙政岷表示,「電子書乍看好像比較省事,但其實一樣要有人編輯、有人設計、有人做封面,所有的環節幾乎沒有少。台灣又多是小型出版社,不一定有人力能做,就連時報都沒有專人做電子書。因此過去平台比較少的時候,做電子書的效益不大,現在平台變多,又有面對全球市場的亞馬遜,出版社出電子書的意願也會變高。」 閱讀器多元 潛力無窮 從購書網站起家的美國亞馬遜,如今是國際電商龍頭,2007年推出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和電子書服務,獲得極大成功,後續也推出Amazon Prime付費會員服務、Kindle Unlimited付費借閱服務、Audible有聲書服務等,甚至跨足影視內容製播。 去年Kindle閱讀器已經悄悄推出注音鍵盤,可以輸入繁體中文字,如今繁體中文書上線,讀者除了可以上亞馬遜網站直接購買繁中電子書,用Kindle的App閱讀,也可以直接用Kindle閱讀器的繁中搜尋功能買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