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砲戰的歷史記憶 沒有備戰就不會有和平

八二三砲戰起於1958年,金馬地區與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展開一系列的砲擊戰役,歷經最激烈的一個月半左右的激烈攻擊,之後戰術性的對抗,八二三砲戰堪稱是兩岸最具代表的大型軍事衝突之一。65年後的今天,兩岸時空環境已有所不同,國際形勢也從冷戰結束、經過全球化再進入去風險化時代,台海情勢已是國際性問題,不是單方片面能改變現狀。

八二三的歷史記憶點:忘戰必危 備戰止戰

當然,八二三砲戰對一些人來說有著深刻的歷史記憶點,這是時代悲劇使然,也是一種面對槍林彈雨的無奈;但是,面對戰爭的無情,除了凸顯追求和平的困難,也有從中汲取經驗與反思的必要。回顧八二三砲戰開打之初,當時金門地區猝不及防,原本解放軍為了速戰速決,採取封鎖密集砲擊,但撐了一個月後改為「單打雙不打」逐漸減少攻勢,我方成功守衛。

雖然1979年中共正式宣布停止砲擊金門,不過,中國對台灣的軍事恫嚇從未間斷,反而是中國1980年代力推改革開放政策,增加對台灣經濟利誘,「軟硬兼施」的手段更具彈性,讓台灣「經貿依賴中國」的同時,也重申不會放棄「武力犯台」的選項。說白了,縱然兩岸在八二三砲戰後未再爆發直接的軍事衝突,但是,台灣面對中國的脅迫不減反增。

中共對台政策,無論是推動兩岸大交流,或是採取軍事、經濟脅迫動作,甚至為了干涉台灣內政、滲透台灣社會,無非都是要達到「促統」的目標;更正確來說,迫使台灣接受「統一」才是中共的真面目,操弄「戰爭與和平」都是戰術性的手段之一,就算台灣被「迫統」成功,但也不意味就此帶來和平穩定,八二三砲戰的歷史意義,台灣要謹記「忘戰必危」!

中共民主協商樣版:和平協商、金廈大橋

八二三砲戰對中共的政治意義,是要藉此醞釀兩岸「兵凶戰危」的氛圍,製造台灣民眾的「恐戰」心理,藉由歷史事件來限縮這是兩岸範圍,意圖台海議題非國際化,畢竟竄改歷史是中共的慣性,此時更需要台灣內部有親中人士及組織相呼應,甚至是配合製造台灣社會恐懼。問題是,民主化後的台灣,國人對國家的認同愈來愈明確,「兩岸互不隸屬」已成主流。

讓人擔憂的是,台灣內部仍有部分具社會影響力的人士不斷鼓吹「一中架構」,刻意蓋牌中共「促統」的真面目,以及過度美化「和平」的自以為是,如果不是過於理想化的笨,就是樂於當中共打手的邪惡。可悲的是,有位有意參選總統的商界大老,選擇在八二三砲戰紀念日之時,宣布設立「金門和平倡議基金會」及「兩岸和平協商辦公室」的民間組織,背後用意讓人匪夷所思。

2019年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及「民主協商」,更把今年定為兩岸民主協商的「元年」,如今有人一再提出要和中國協商,已落入中共所設定的框架,把「和平協商」與「民主協商」魚目混珠。此外,也有總統參選人支持金門與中國通電、通氣,以及建設金廈大橋,呼應習近平提出的「新四通」(通水、通電、通氣、通橋)。顯然,這些都是要替中國粉飾軍事威脅,同時技術性配合中共對台統戰,而對照65年前的今天,是否有從八二三砲戰的歷史汲取教訓呢?

作者》吳瑟致 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女權」高舉「女拳」
郭侯拋金門政見 綠營批是否墊基於一中原則?
賴清德提兩岸定海神針是民主 打到中共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