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紀念公園 緬懷先烈為國奉獻

記者劉佩倩/專題報導

為緬懷民國47年參與八二三戰役英勇的官兵與同胞的犧牲奉獻,全臺各地設有許多紀念碑及紀念公園。其中,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八二三紀念公園內,設立的「八二三台海戰役勝利紀念碑」,是公園最重要的地標,以此紀念此場對國家生存發展影響深遠的重要戰役。

「八二三台海戰役勝利紀念碑」於87年9月9日落成,位於公園中最顯眼之處,碑文述說戰役歷史,讓國人了解當年戰況的困難與艱辛。樹立紀念碑緣由為前臺北縣中和市(現為新北市中和區)市長呂芳煙於47年在金門服役時,親身見證八二三戰役,乃於中和公園建立了這座紀念碑,中和公園後於94年8月更名為「八二三紀念公園」。

三軍通力合作 粉碎敵來犯野心

回顧八二三戰役,共軍砲兵部隊於47年8月23日向金門轟擊,大量砲彈落在金門土地上,我砲兵692營率先反擊;其餘砲兵部隊亦陸續砲轟共軍砲陣地。自8月25日至9月12日期間,發起3次激烈砲戰,國軍官兵將士用命,無懼共軍猛烈砲火,海軍在戰役期間歷經「八二四海戰」、「九二海戰」;空軍則在戰役前後與共軍發生12次空戰,擊落敵機數十架,嚇阻犯敵,並迫共軍野心止步。該戰役持續至當年10月下旬,最終在國際環境支持與三軍將士通力合作下,粉碎中共突破臺海防線野心。

國立臺灣圖書館 典藏重要文獻

八二三紀念公園常被稱為「四號公園」,公園占地約11公頃,周邊亦與永和區相鄰或接近,是目前雙和地區最大的公園,堪稱「雙和之肺」;同時也是國立臺灣圖書館所在地,這座百年圖書館典藏了清代與日據時代的重要文獻。

公園內綠蔭滿布、生意盎然,是許多鳥類、松鼠等動物的棲息地,另設有兒童遊憩區、籃球場、溜冰場、遛狗區及體健器材等設施,從早到晚有不同的年齡層的民眾在公園活動、運動、玩耍,享受著愜意與悠閒;當國人享受和平與穩定的生活時,亦應感念先烈的犧牲奉獻,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新北市中和區的八二三紀念公園內,設立「八二三台海戰役勝利紀念碑」,是公園最重要的地標。(記者劉佩倩攝)

八二三紀念公園是目前雙和地區最大的公園,被稱為「雙和之肺」。(記者劉佩倩攝)

臺灣圖書館外的「靜思長廊」,仿古典式的拱門造型,是來訪必拍的地點。(記者劉佩倩攝)

各年齡層的民眾在公園活動、運動、玩耍,享受著愜意與悠閒。(記者劉佩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