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 大湳滯洪池啟用 池底龍舟變浮島

桃園大湳滯洪池,12日完工啟用。(姜霏攝)
桃園大湳滯洪池,12日完工啟用。(姜霏攝)

桃園八德大湳滯洪池工程12日啟用,桃園市水務局先前開挖時,在池底發現一座龍舟,分析是28年前龍舟比賽留下,因有紀念價值,水務局搭建浮台固定龍舟,並栽種水草成生態浮島,提供給當地的紅冠水雞當棲息地。

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1996年大湳滯洪池曾舉辦划龍舟比賽,後來因地點不適合停辦。但工程期間,團隊挖掘到龍舟,估計是當時留下,已沉在池塘底下將近28年,水務局將龍舟廢物利用,種植水草當生態浮島,希望融入環境教育理念,打造舊龍舟成為聚集多樣生物的共生空間。因施工時在滯洪池發現不少紅冠水雞,也盼龍舟成為紅冠水雞的棲息地。

水務局表示,大湳滯洪池工程總經費約為12.75億元,包含前瞻計畫及市府自籌。該滯洪池滯洪量達15萬立方公尺,也是桃園最大滯洪池,可削減大灣溝7.1CMS洪峰流量,未來大湳滯洪池將配合下游大樹林滯洪池聯合操作,共同調節大灣溝及西坡渠水量,減少匯入東門溪主流水量,大幅減緩下游桃園後站淹水問題。

另桃園大樹林滯洪池也同步啟用,該滯洪池總經費5億元,也是前瞻計畫及市府自籌,共有A、B、C3池,B池因在地底,又稱為地下祕密基地,有效滯洪量為11.8萬立方公尺,削減大灣溝洪峰流量10.6CMS,可改善桃園後站生命安全及龜山工業區6085億元產值。水務局指出,該祕密基地與龍山埤塘生態公園「地下宮殿」一樣,都需要預約才能參觀,但目前是汛期期間,安全起見,汛期後才會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