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也能當蘇丹?迪士尼《阿拉丁》真人版反映的全新時代

Vector illustration of Arabian fairy tale. Prince and Princess travelling on flying carpet on white background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獨立評論

文/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迪士尼正式改編了1992年動畫版本的《阿拉丁》。真人版本的《阿拉丁》除了保留原本經典的劇情與音樂,同時更加入全新劇情。

同樣為真人版改編,《仙履奇緣》與《黑魔女》在原作本來就偏短的情況下,幾乎是全新故事;前年的《美女與野獸》與今年的《阿拉丁》,原作長度大約90分鐘(90年代的迪士尼非常喜歡90分鐘這個長度),則差不多都是保留主幹、僅增加30分鐘的劇情。

▎阿拉丁的三個願望

《阿拉丁》動畫版的劇本,即使是在90年代迪士尼黃金時期的作品中,都算是表現相當出色的作品。《阿拉丁》原本是中古阿拉伯的一則故事,迪士尼非常漂亮地打散了原本的故事軸線,改以阿拉丁的三個願望作為故事主軸,而且都非常漂亮地卡在劇本結構的重要位置。

阿拉丁的第一個願望是成為王子,這個願望實踐了對觀眾的承諾。觀眾希望看到「阿拉丁如何用神燈脫魯」,拿到神燈還讓自己窮,這是傻了嗎?在這裡觀眾看到了阿拉丁的華麗變身、看到盛大的遊行、看到阿拉丁與美麗公主乘著飛毯浪漫夜遊,一時之間,阿拉丁彷彿無所不能。

阿拉丁的第二個願望是死裡逃生;更精確說,阿拉丁當時已經無法許願,精靈妄自救了阿拉丁。這個願望扣緊了死亡事件,告訴觀眾濫用力量會遭到反噬,在本作中,差點死亡的人就是主角阿拉丁。

這段劇情另一個在設計上的出色之處在於,精靈不惜違反規則也要拯救阿拉丁,顯示精靈已經把阿拉丁當作朋友;而這次阿拉丁被拯救,沒有再對精靈耍無賴、要求精靈不能把這個願望計算在內,也顯示阿拉丁對精靈的情感。

阿拉丁的第三個願望是讓精靈自由,這個願望象徵的是阿拉丁的英雄旅程結束了,他已經成為更好的自己。阿拉丁雖然放棄了超能力,但他知道自己不論如何都不只是個窮小子、不只是個小賊,他是個正直坦率的人。

在1992年的改編中,迪士尼保留了四個要角:男主角阿拉丁、女主角公主、反派邪惡魔法師、象徵能力的精靈。在迪士尼第一次的改編中,主要的英雄角色為阿拉丁,同時精靈不只是能力的象徵、更是潤滑故事的丑角。而在第二次改編中,迪士尼強化了女主角茉莉公主與反派賈方這兩個角色。

▎充滿野心的賈方,照見誰的影子?

我想先來談談賈方。動畫版本中的賈方是蘇丹的宰相,他擁有能操控人心的蛇杖,並以此控制蘇丹。賈方取得神燈之後,他的三個願望分別是:成為蘇丹、成為最強魔法師、成為最強的精靈。這三個願望完全呼應了精靈第一次被阿拉丁召喚出來時所說的話:想許願的人不是要權力就是要能力,但人心不知足,只會越要越多。

動畫版的賈方奸詐狡猾、陰晴不定,雖然可怕,但並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他沒有完整的人性與人格。真人版賈方的原創劇情則大幅度地提升了這個角色的完整性。賈方充滿野心,因為他希望證明自我,不再屈居人下。

最重要的一場戲,是賈方要求阿拉丁去找神燈。他告訴阿拉丁,像我們這種人(平民),就必須要有野心,要擁有權力跟財富,才能讓人刮目相看。阿拉丁的最大動機,就是要證明自己不只是窮小子、想讓人刮目相看。這段劇情讓阿拉丁跟賈方站在同一個起點上:他們都是平民,都想證明自我的價值。賈方希望入侵敵國,最重要的動機也是想證明自己,讓自己能名留青史。因此,賈方對於「當第二」這件事情越加無法忍受,就越希望透過力量來證明自我。

賈方於是立體了起來。他會讓人輕易聯想到許多你在政壇上、在職場上看過的人,不擇手段、即使犧牲他人也要成就自我。賈方成為阿拉丁的影子(shadow)──如果阿拉丁也被神燈的力量沖昏頭,那麼阿拉丁就會成為另一個賈方。人格完整明確,不僅僅是讓賈方更能讓觀眾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也讓阿拉丁這個英雄角色的選擇顯得更彌足珍貴。

▎如果,茉莉公主當上蘇丹?

不過,在本片中,存在感最強的角色,莫過於茉莉公主。

在迪士尼官方公主中,茉莉是唯一沒有個人獨立電影的公主。相對於其他公主,她不僅缺乏動機,而且個性並不立體。一個好看故事的主角,起初必然會擁有某種缺陷,在走過整個故事之後,終於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在1992年的版本中,茉莉聰明、美麗、獨立,反映了90年代對女性自覺的期待。但茉莉沒有缺陷,正是她最大的缺陷。

將近30年後,社會對於女性的想像與期待改變了,迪士尼也很大膽地讓茉莉公主擁有野心:繼承王位成為蘇丹。茉莉不只是挑剔結婚對象的談吐與思想,她從小就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希望能治理好自己深愛的國家。

在動畫版中,最後蘇丹下令廢除「公主必須嫁給王子」的法律,但在真人版中,蘇丹將王位讓給茉莉,由茉莉下令廢除;當然,阿拉丁也沒被要求要成為蘇丹。

迪士尼這個處理,對於很多仍具有強烈女性歧視的國家,等於投下震撼彈。即使在思想開放、性別意識相對平等、由女性主政的台灣,都可聽見「女性治國會天災人禍」這種話,不難想像「茉莉當蘇丹」很可能觸怒某些人。

「反叛精神」成為茉莉的最大特徵。她依舊聰明、美麗、獨立,但她不再屈居於阿拉丁的身邊當個陪襯用的皇后,她就是女王。

▎「說故事王國」接下來會對小女孩說怎樣的故事?

從《冰雪奇緣》以來,迪士尼的女性意識不斷反覆強化,片中的女性角色不再任男人宰制,而是不斷透過挑戰環境,以成就更好的自我。迪士尼在道德論述上從來就不領先於人,這是一家瀰漫保守主義的公司,永遠恪守著政治正確的原則產製內容。這沒有不好,我們可以說,迪士尼將不斷反映出每一個當代的主流價值觀。

讓茉莉當蘇丹、在眾目睽睽下擁吻一個市集中的小賊,是迪士尼女權意識的新高點,但這會是迪士尼的終點嗎?我想這當然不會。迪士尼的公主系列是其最重要的搖錢樹之一,迪士尼的公主們勢必會不斷展現出新的樣貌。順道一提,今年5月初,《海洋奇緣》的莫娜正式加入迪士尼公主系列,成為12名公主的陣容,不僅立刻有了各自的代表星座,公主們的國籍與種族分布達成更高的政治正確性。

守舊派們,放棄掙扎吧。當說故事王國都已經開始跟小女孩們訴說全新的綺麗童話,你還覺得女性應該溫柔順從,非得嫁給王子不可嗎?

更多獨立評論文章

那些「被消失」的天安門母親:為兒子找出真相,成了她們畢生奮鬥的事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