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強制裝AED 109年範圍擬擴大

AED救命知多少系列報導3(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日電)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設置將有新規定,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過去強制8類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應設AED,擬最快明年上半年擴大到里民活動中心、宮廟和社區中小學。

藝人高以翔猝死,引發社會關注。面對心臟驟停的病人,心肺復甦術(CPR)和AED是2種同等重要的救命術。前者透過「胸外按壓」的關鍵動作,讓病人恢復呼吸及血液循環;AED則是一台能自動偵測傷病患心律並施以電擊讓心臟恢復正常運作的儀器。

目前依法規定,應設置AED的公共場所包含交通要衝、長距離交通工具、觀光旅遊區、高中以上學校、大型及會場所、平均單日有3000人以上出入的大型休閒場所、大型購物商場、客房超過250間的旅館飯店及大型公共浴場和溫泉區。

今年4月,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也修正過勞預防指引,建議企業可依其規模與需求,設置AED,提供必要時使用,降低勞工到院前死亡率。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台灣AED設置密度已是全球第二名,僅次於英國,且援引國外「善良撒瑪利亞人法」精神,鼓勵大家有機會救人不要吝於出手,不必擔心後續的民事、刑事責任。

石崇良說,過去僅8大類的公共場所強制要裝設AED,但今年會做檢討,希望擴大應裝設的範圍。如常有民眾活動的里民中心、人潮較多的宮廟、社區中開放給民眾運動的中、小學校園、活動中心等,都有設置AED的需求。

AED是在公共場所發生心因性猝死併心律不整患者的一線希望。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皓陽受訪時說,一般會在公共場所路倒、心臟停止,很可能是心臟出問題,大部分與心室顫動有關。當心臟亂跳、心律不整,心臟無法正常輸送血液到重要器官,最後心跳停止,導致死亡。

林皓陽說,一般沒有受過急救訓練者,若遇到路倒狀況,多半不敢上前幫忙;但如果有受過急救訓練,在遭遇事件時,應即時進行CPR,遵循「叫叫壓電」,確認患者有無意識,若完全無反應,就大聲呼救、撥打119並請旁人盡快協助取得AED。在一邊急救壓胸時,可儘速貼上AED貼片,機器會協助判讀是否需要電擊,爭取送上救護車前的活命機會。(編輯:陳清芳)1081201

更多追蹤報導
AED廣布全台可救人 使用率為何這麼低
AED維護有漏洞 關鍵時刻失靈恐傳憾事
會說話的AED 黃金時間救命就靠它
高以翔急救曝 300公尺外有AED卻沒用
AED+CPR救回一命 消防幫男子慶生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