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冗長惹民怨 鄭文龍:電子系統該做卻不做!

2018公職人員九合一大選併同10案全國性公民投票落幕,然而投票時間冗長引發民怨與各界批評,中選會主委陳英鈐也因此請辭下台。多個公民團體今(27)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檢討本屆公投,異口同聲地支持電子投票機制,台灣陪審團協會創會理事長鄭文龍引用《公民投票法》批評,電子投票系統就是中選會該做的事,中選會不做才造成如此選舉亂象,應當負責。

本屆大選於24日舉行,然而公職人員選舉與公投的開票作業卻到25日凌晨才結束,投票過程更發生仍有選民還在投票,選務人員基於行政考量,便直接在一旁開票的情況,不僅讓中選會飽受批評、主委陳英鈐因而請辭,中國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甚至也以投票亂象影響結果為由,揚言將對台北市長選舉提出當選無效之訴。

今日由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主持「公民團體看公投大選」座談會並邀集媒體,何宗勳表示,他也曾經到他國進行選舉觀察,譬如菲律賓的公投就已經是電子化狀態,也就是說選票掃下去,一次就能看到很多票數顯示出來,對比台灣仍用紙本來進行公投,台灣公投還有進步空間,且相信在2020大選到來之際,公投案也一樣不會少。

鄭文龍則引述《公投法》第9條:「主管機關應建置電子系統,提供提案人之領銜人徵求提案及連署;其提案及連署方式、查對作業等事項之辦法及實施日期,由主管機關定之。採電子提案及連署者,其文件以電磁紀錄之方式提供。公民投票案之提出,以一案一事項為限。」並批評這個電子系統,中選會該做卻不做,台灣選舉過去從沒這麼亂過,中選會應該負責。

負數票協會理事長張天鷞更特別針對電子系統部分進行批評,他強調自己的團隊只花1天就完成電子系統建制,可以透過手機觸控進行簽名,匯出成pdf格式,連100萬都用不到;張天鷞還指出,中選會到目前還沒推出電子系統,據瞭解其實方向是想用既有的自然人憑證來設計,但是全國只有3分之1的民眾有自然人憑證,這個設計恐怕將無法服務到多數選民。

台灣動保行政監督聯盟召集人王唯治拿自身經驗為例,他指出自己是退休公務人員,公務人員的心態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是在有限的預算下,可能中選會的人力、預算無法應付,但還是要請中選會在技術上趕快解決,不要再打壓民眾。真理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吳景欽先以他過去發起公投連署,卻遇到政府部門在中選會聽證會上不當杯葛的狀況,批評中選會技術千擾太多;成功通過的「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也同聲抨擊中選會的行政過程,他認為,若行政院不執行公投通過的結果,《公投法》中應明訂罰則。

更多追蹤報導
鄭文燦:中選會真的沒腦袋
聲援丁守中 吳萼洋:不准發當選證書
官網曾遭攻擊 中選會:未影響計票系統
大選爭議是否失公平性 監委立案調查
藍營批「執政黨介入」 中選會駁陰謀論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他開第一槍:請小英棄選2020
吳音寧被換?柯:新人專業就OK
跟郭董說不去了「現在太狼狽」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