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聲藝術《拍頻》共振計畫 近百顆木魚環繞來襲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12至14日兩廳院實驗劇場登場,這項共振實驗演出,讓觀眾浸潤在100件樂器中,聚焦2種臺灣在地製造工藝樂器,涵蓋各種尺寸「木魚」與「鑼」,最大顆木魚直徑75公分,6位擊樂手敲擊棒槌,近百顆木魚來襲,搭配現代樂、聲響裝置、劇場燈光,帶來聲光交織的沈浸式體驗,進而感受呼吸,與之共振,在心中掀起漣漪。

國家兩廳院表示,「公聲藝術」(One Litre Sound)製作團隊近年聚焦臺灣在地製造工藝品樂器特色,2020年《共振計畫:木魚》運用木魚和震動喇叭在木魚工廠進行演出,2024年新作《共振計畫:拍頻》由作曲家林煒傑創作編曲,在「木魚」之外加入「鑼」,增加聲音豐富度,尋找空間與聲響的碰撞、身體與樂器的共鳴、呼吸和震動的感知。

兩廳院指出,《共振計畫:拍頻》營造一場獨特聲音儀式,綜合運用100件樂器,涵蓋多種樂器尺寸,如2至25台寸的木魚、和5至30台寸的鑼,6位擊樂手透過各種敲擊棒槌與演奏方式,挖掘2種樂器豐富的音色,加上音響喇叭、震動喇叭、自動聲音裝置,來自不同方位聲音,呈現出環繞感的聲響體驗,讓聽眾隨變化的韻律與空間一起共振。

《共振計畫:拍頻》創作過程深入探訪工藝師與工廠,從音色、媒材、發聲方式等探索聲響的不同可能,並透過環繞音響、震動喇叭、自動樂器裝置等,透過聲響的結構轉化,挖掘臺灣工藝品的再生性,呈現帶有獨特文化底蘊的聲音儀式。

《共振計畫:拍頻》場內演出以樂器和喇叭環繞觀眾,打造環繞感聆聽空間,以劇場燈光技術建構聲光交織氛圍,選定「木魚」與「鑼」2種工藝樂器的音質和頻率,透過編排營造聲音的波動與共振。

《共振計畫:拍頻》近百顆木魚來襲,把整座木魚工廠搬進兩廳院。(兩廳院提供)

《共振計畫:拍頻》在木魚之外加入鑼,增加聲音豐富度。(兩廳院提供)

《共振計畫:拍頻》聚焦「木魚」與「鑼」2種臺灣在地製造工藝樂器。(兩廳院提供)

擊樂手透過各種敲擊棒槌與演奏方式,挖掘豐富音色。(兩廳院提供)

最大顆木魚直徑75公分。(兩廳院提供)

《共振計畫:拍頻》帶來聲光交織的沈浸式體驗,讓觀眾與之共振,在心中掀起漣漪。(兩廳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