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聰:盼升級BRT

逢甲大學運輸科學與管理學系李克聰教授建議,台北市可以把公車專用道升級成為BRT(注一),而且不管是公車專用道或是將來有機會發展成為BRT,路線都應該要與捷運相互垂直,這樣才會形成大眾運輸的交通網,必定可以提升台北市的大眾運輸使用率。 李克聰表示,要發展公車專用道至少得符合兩項條件,第一項是車道配置,車道的幾何條件會影響設立公車專用道是否合適,意思就是說,車道的數量要夠多,才可以設立,而且至少要四線道以上;第二項是公車的數量,包含尖峰時段時的數量,和一整天的數量,這些也是考量的一項指標。 至於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成效如何?李克聰說:「效果並不太理想。」雖然台北市的路寬與公車數量都已達到設置公車專用道的標準,但是公車已經遠遠超過專用道理想中可容納的數目,而且路線太多也太複雜,李克聰舉了南京東路的例子,一條路就有好幾家業者行駛同一條路線,如果公車專用道一次只能容納三到四部公車,大於這個數量的話,公車當然就會在專用道裡「塞車」,公車專用道就失去它的功能,成了「塞車專用道」。 所以公車路線和站牌的設置都需要重新規劃評估,讓路線不要重疊,這樣子公車與通勤的民眾既可以達到供給和需求的平衡,也不會影響到公車專用道的效能,這些都是政府應該好好規劃與評估的方向。 關於羅斯福路與忠孝西路的公車專用道,由於同一條路線地底都有捷運行駛,公車專用道的存在與否就成了多數人關注的焦點,李克聰認為,捷運跟公車路線能夠垂直會比較妥當,這樣民眾一下捷運馬上就可以轉乘公車,或者是下公車轉乘捷運,都非常方便,而且公車專用道應該盡量避免轉彎,這樣才不會影響行車的效能及速率。 對於如何解決現行台北市公車專用道的問題,李克聰也提出兩點自己的看法,第一是公車路線的重新規劃,因為太多業者的公車路線重疊,讓公車專用道容量受到考驗,業者也會為了搶客,而導致惡性競爭。 第二點是把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提升成為BRT,BRT的造價比捷運低,而且BRT可以設置立體月台,不管是高架還是地下月台,都可以讓民眾免去過馬路的不便,乘客也比較容易找到搭車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