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天安門大屠殺「坦克人」怎麼拍到的?美聯社記者披露震撼過程

「坦克人」的照片最廣為流傳的版本是由美聯社記者懷德納(Jeff Widener)所拍攝。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坦克人」的照片最廣為流傳的版本是由美聯社記者懷德納(Jeff Widener)所拍攝。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Newtalk新聞] 「六四天安門」大屠殺事件35週年,當年血腥鎮壓抗議學生的中共當局至今不但未對深重罪惡負責,還變本加厲打壓中國人民討論六四,不理會受難者家屬的訴求。儘管中共當局千方百計掩蓋事實,但一位白衣男子孤身站在北京長安街上擋住一列解放軍戰車的畫面早已深深烙印在世人心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文字重現當年情景,曝光「坦克人」(Tank Man)經典畫面的由來。

大批嚮往民主自由的中國民眾和學生以悼念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為由,1989年4月15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起持續近2個月的全境示威運動,要求加速政治改革。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清晨,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下令解放軍、武警和人民警察到天安門對抗議群眾進行武力鎮壓,戰車輾過手無寸鐵的抗議群眾、士兵不分青紅皂白地朝人群開槍,引起國際社會譁然。六四事件35週年,CNN提起時任美聯社攝影師懷德納(Jeff Widener)拍下的經典照片「坦克人」的故事。

CNN指出,當時中共高層決定血腥鎮壓抗議群眾時,拚命管控相關訊息向外傳播,極力阻止各大外媒在北京進行拍攝或轉播,那麼懷德納是如何拍下「坦克人」這張極具代表性的照片?《CNN》首任北京分社社長齊邁可(Mike Chinoy)去年6月出版(翻譯版本為今年2月出版)的《中國任務:美國駐華記者口述史》(Assignment China: An Oral History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一書中,便紀錄下懷德納親口陳述這段往事。

懷德納告訴齊邁可,六四事件發生前一週,他從美聯社曼谷分社調派到中國北京協助處理八九學運抗爭的相關新聞。中共軍事鎮壓開始時,他在中共軍方與抗議群眾對峙過程中受到波及,頭被一顆石頭砸中受傷,加上當時得了流感而倒下。不過隔天(1989年6月5日)他還是頂著不適的身體出發,執行美聯社長官指派他的任務,而「坦克人」這張照片就是中共血腥鎮壓隔天才拍攝到的。

懷德納回憶,當時美聯社駐北京的圖片編輯劉香成請他幫忙到位於北京東城區東長安街上的「北京飯店」拍攝有關中國軍隊的照片,不過該飯店擁有俯瞰天安門廣場的最佳視野,已被解放軍先行控制住,因此懷德納只能選擇偷偷潛入。由於解放軍管控,懷德納從同行口中得知有外國記者的攝影器材被沒收,因此當天懷德納將自己所需的設備藏在夾克內,一邊口袋裝著一支400mm鏡頭,另一邊口袋裝著增距鏡,膠卷放在內衣裡,相機機身則藏在後面的口袋。

懷德納說:「打理好後我就出發了。我騎著腳踏車前往北京飯店,一路上只見殘垣破瓦和燒焦的車輛......。突然有4輛戰車迎面駛來,士兵們手持重機槍。我邊騎著腳踏車邊心想:真不敢相信我竟然正在這邊做這種事!」而他到北京飯店後,探頭看向一片漆黑的飯店大廳發現一名外國大學生,於是懷德納悄聲詢問:「我是美聯社的人,你能帶我去你的房間嗎?」該名留學生隨即答應,偷偷把懷德納帶進他位在北京飯店6樓的房間。

懷德納在飯店房間外的陽台架好鏡頭開始拍攝,不時聽到長安街上傳來代表運送遺體或運送傷者的鈴聲,還能看到出入天安門廣場的戰車。過了不知多久突然有了騷動,當時還有其他外國記者也在北京飯店裡,包含從美國飛來北京支援的CNN攝影師謝爾(Jonathan Schaer),整個週末都在現場直播中國當局的鎮壓行動。原來是他們注意到街上有一名男子擋住一列戰車,戰車上的士兵對空鳴槍,試圖嚇跑該名男子,但男子無動於衷,凜然擋住軍方去路。

謝爾憶述,其他人注意到坦克車隊前有一個人時「另一個攝影師直呼:『嘿,快看坦克前面的那個人!』於是我把畫面拉近,開始錄影」。謝爾提到:「那個人擋住坦克的去路,車隊停了下來,他們對著他的頭上開槍想把他嚇跑。嗯,他頭上的方向基本上就是我們這裡。子彈朝我們這邊飛來,近到你幾乎可以聽見那破風飛掠的咻咻聲」。戰車一度想繞過該名男子,但男子硬是跟著戰車移動的方向擋住,甚至爬上戰車與解放軍人員對峙。

懷德納目睹這一過程後來不及多想就將快門按下拍攝「一張、兩張、三張......隨後就有人過來抓著那名男子跑了。」懷德納隨後打電話給劉香成,劉香成立刻指示懷德納繼續留在現場取材,請外國學生將拍到「坦克人」的底片幫忙偷偷帶出去送到辦公室。劉香成事後表示,與懷德納接線約莫45分鐘後,一個背著背包的美國學生帶著印有美聯社的信封袋出現,他們馬上著手沖洗底片,並將照片發送出去。

雖然當時有不少媒體拍到「坦克人」的畫面,但懷德納拍的照片後來最被廣泛使用,並被刊登在世界各大主流媒體頭版,還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提名,而懷德納是到隔天(1989年6月6日)早上才知道這張照片在全球引發巨大迴響。懷德納感嘆,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人知道「坦克人」到底是何許人也,也沒人知道他後續的下場,但他是「個人對抗國家強權」最強烈的象徵。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中國無法言說「六四」維吾爾人權倡議者:自由或許會遲到但不會不到
六四35週年 林啟驊:我們沒有忘記中共每一件血腥殘酷的國家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