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網禁:德國大使館的蠟燭再次被「吹滅」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駐北京大使館6月3日晚在其官方微博賬號上貼出燭光影像視頻,但很快就被刪除。多位推特用戶轉發了德國使館在X平台發布的這段不到30秒的視頻,可以看到,夜幕下大使館建築的3扇窗戶內分別投影出一支點燃的白色蠟燭。

多年來,每到六四,德國使館都會在微博上發蠟燭的圖片或視頻。使館工作人員2022年年曾對德國之聲證實 "每年都發,十分鐘之內被刪。"6月4日北京時間16時許,記者看到德國駐華使館微博重新貼出燭光視頻,並配文字:"昨晚,我們在使館的窗台上點燃星星點點的燭光。"該貼在十多分鐘後即不可見。

德國駐華大使帕特裡夏·弗洛爾(Patricia Flor)3日在X平台上還發了另外一帖:"鄒幸彤是因香港新實施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而被捕的人之一。她曾獲2023年法德人權及法治獎。該法條款籠統、定義寬泛,特別是有關外來干涉和國家機密的規定尤其令人擔憂。"帖文中,弗洛爾同法國人權大使伊莎貝爾·羅姆一道,再次呼籲香港當局保障香港人民能夠行使其權利和自由。

上周,香港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等6人被逮捕,成為依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即《香港基本法》第23條)被捕的首批人士。有輿論認為,他們獲罪也與紀念六四的臉書貼文有關。

禁改頭像、暱稱

六四35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依照以往的模式,中國當局加大了網絡審查的力度。不僅一切於此相關的網絡內容、敏感詞一概被屏蔽,連最隱蔽的可能出現"意外"的渠道都被堵死。

據美國之音報道,中國多個社交媒體網站和網絡游戲平台禁止用戶更換頭像和暱稱,防止用戶通過這種方式來紀念六四。

報道稱,微博、微信、小紅書等中國社媒平台都關閉了頭像和暱稱的修改功能。用戶會被提示系統正在維護或是升級當中。而"坦克世界"等多個熱門的網絡游戲則公開宣布暫時關閉修改暱稱等功能。一些不了解六四事件背景的年輕用戶對此的解釋是,這一規定與即將到來的高考有關。但也有人指出這是"歷史原因,每年這個時候都改不了。"

由於中國網絡嚴密的信息和言論封鎖,要了解有關六四的事實或對這一歷史事件公開發表看法幾無可能。人們只能通過極為隱晦和間接的方法進行旁敲側擊的影射。

在6月3日和4日,德國駐華大使館連續在微博發帖紀念卡夫卡逝世100周年。在評論這位德語世界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的時候,一則貼文說:"我們相信,他的作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現實意義。卡夫卡的作品有時具有強烈的批判性,有時,他用充滿哲思的文字批判完美而冷酷的官僚機器是如何奪走我們的自主性,讓我們產生對自己的懷疑,泯滅我們的人性。"

(綜合報道)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