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5週年 美跨黨派議員偕中國三代民運人士發聲

(中央社記者石秀娟華盛頓4日專電)六四事件35週年,多名美國國會議員今天陪同魏京生、王丹等老中青三代中國民運人士發表談話,紀念當年占領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民眾,指他們追求民主自由的勇氣至今仍激勵許多人,美國國會將會持續為人權發聲。

美國聯邦眾議院的「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及由參、眾議員與官員組成的「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問題委員會」(CECC)今天分別與中國民運人士舉辦紀念六四事件35週年活動,譴責中共鎮壓民主,矢言不會讓六四被遺忘。

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在國會山莊外舉行記者會,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指出,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宣稱中國是民主擁護者,這不啻是公然說謊,在中共統治下,無數人受中共政權迫害,「我們在此紀念他們」,也宣示繼續與為中國民眾爭取自由的人站在一起。

穆勒納爾說,儘管受共產主義壓迫,有人失去生命、失踪、被監禁、流亡,一代又一代勇敢的中國愛國者持續讓自由之光燃燒,努力為中國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1989年4月15日病逝,引發大批民眾悼念,之後學生和工人占領天安門廣場,呼籲民主改革。中共最終調派軍隊,在6月3日晚至6月4日清晨以鎮壓手段清場。六四事件在中國至今仍是禁忌,中共也從未公開死亡人數。不過,一名男子6月5日清晨隻身阻擋坦克的照片成為這段血腥歷史抹不去的標誌。

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的民主黨籍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拿著「坦克人」的放大照片說,「坦克代表像是暴徒般殘暴的中國共產黨」,長久以來,太多人跟坦克站在同一方,但這位「坦克人」起身對抗威權,而很多人也跟他同在一起,「跨黨派國會議員也在此一致發聲」,對於中共在新疆、西藏、香港的作為,「我們不會再沈默以對。」

克利什納穆希說,在六四事件35週年之際,不只要紀念天安門廣場的受害者,也是呼籲大家要採取行動,支持在世界各地為爭取自由努力的人。

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說,天安門事件後2年,她曾利用訪問北京的機會到天安門廣場舉布條,為爭取中國民主而犧牲的人士致敬,隨即被公安趕離。幾年後她再訪中,發現中國大學生不知道「坦克人」,「還以為是可口可樂的廣告」。她告訴自己,絕不會讓天安門事件被世人遺忘。

裴洛西說:「作為美國人,我們必須為中國的人權發聲。如果我們因為商業考量而保持沉默,我們將失去在世界任何地方發聲的道德性。」

去年底辭去眾議員職務的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也出席這場活動。麥卡錫在眾議長任內曾是成立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的推手,如今委員會成為分析美、中衝突,提出相應政策建議的重要機制。

麥卡錫說,35年過去了,中國控制香港後,香港也失去紀念六四的自由,無法再像過去一樣舉辦燭光晚會。但他相信,爭取自由的火焰將持續燃燒。

中國民運人士魏京生致詞時說,中國上個世紀發生兩次重大運動,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影響全世界的暴力革命和恐怖主義;六四事件的民主自由及反馬克思思想也在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最終導致蘇聯垮台和東歐的民主革命。

魏京生說,期待下一次在中國發生的思想和革命運動能改變中國共產黨專制政權,改變世界政治格局,改變全球民主倒退的趨勢,帶來世界和平。

六四事件的學生領袖王丹說,紀念六四事件不只是紀念1989年發生的事,也希望大家能認清現在的情勢,即「中共是自由民主的敵人。」

王丹說,和所有人一樣,中國應享有人權。中國當年失去自由民主的機會,「我們也要提醒其他人,全人類的自由民主都因中共的野心而受威脅。」

遭中共囚禁的中國維權律師丁家喜之妻、人道中國組織理事羅勝春也出席這場活動。她說,中國政治改革之路漫長,但她相信一般人都渴望自由和擁有政治權利,她呼籲美國持續關切中國人權,向北京施壓,儘速釋放異議人士。

此外,在「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問題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兩名在美、加唸書的中國學生出席,就中共跨國打壓對政治議題發聲的留學生提出證詞。

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的中國女學生帶帽子、口罩,用化名出席。她說,她感謝委員會同意讓她用這個方式出席,雖然她認為公安遲早還是會找上她的父母。她事前曾評估出席作證可能要付出的代價,但她的同學因參與「白紙運動」而被中共特工恐嚇、騷擾或攻擊,付出的代價要大出10倍。

出席聽證會的六四學生領袖周鋒鎖提出證詞指出,中共透過嚴密管控,要抹去六四屠殺的事實,許多在中國的年輕人都沒聽過六四。現在從中國來的年輕人最想知道的也是這段歷史。從「白紙運動」中,他看到年輕人站出來扛起爭取自由的火炬,希望美國國會能繼續為中國人權發聲。(編輯:陳慧萍)1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