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談紹劇:傳承與弘揚
▲左:央視1986版電視劇《西遊記》孫悟空造型。右上:《西遊記》(續劇)在紹興拍攝外景,章宗義(六齡童)探班,右下:六小齡童出席山東濟南大明湖街道「非遺文化進社區,名著經典傳萬家」美猴王慈善公益書屋揭牌活動。
六小齡童,本名章金萊。為知名華語影視男演員、導演、製片人、表演藝術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在父親章宗義(六齡童)一百週年誕辰之際,將父親生前的戲服、道具以及自己珍藏的紹劇文史資料捐贈給浙江紹劇藝術研究院。此一舉措,既表達了對紹劇藝術的尊重與熱愛,亦是對父親深情的懷念。
「希望大家能瞭解紹劇、愛上紹劇,明白它的前世今生。」六小齡童(章金萊)如此表示。「這也是我告慰父親的方式,讓他知道,一代代人依然在弘揚紹劇和猴戲藝術。」
「北李南章」是戲曲界的兩大流派,李萬春的京劇北派猴戲和六齡童的紹劇南派猴戲,分別為孫悟空這一經典角色注入了不同的靈魂。章宗義(六齡童)作為紹劇宗師,開創了南派猴戲表演體系,融合「人、神、猴」三者,成為中國戲曲藝術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南猴王」。1960年,他主演的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使紹劇猴戲揚名國際,並在72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六小齡童回憶道,其父常言:「紹劇是我的生命之源,藝術之根。」在父親的熏陶下,六小齡童逐漸形成了自己在《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形象。央視1986版電視劇《西遊記》至今在全球重播超過4000次,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這些年我還在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向全世界弘揚猴戲文化、西遊文化、中華文化。」六小齡童強調。他曾在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地,分享孫悟空和西遊記的故事,並與當地演員和學者交流心得。隨著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國家有了屬於自己的「猴王」,他對猴戲文化的傳播感到驕傲。
紹劇,乃中國傳統文化戲曲劇種之一。其源流可追溯至秦腔,為浙江省三大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省紹興市上虞縣(現為上虞區),流行於紹興、慈溪、余姚、蕭山及其他浙滬一帶。從魯迅筆下的社戲到「紹興大班」,1950年定名為紹劇。2008年6月7日,紹劇經大陸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唱腔的主要曲調為「二凡」、「三五七」和「陽路」,以「二凡」為主,唱辭以七字齊言對偶為基礎。
「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緊拉慢唱為特點,其拖腔不受樂曲限制,演員可以根據人物感情需要,盡情發揮。
「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後句七字組成而得名,屬早期吹腔,源於安徽太平(今當塗),故藝人稱「太平三五七」,由於長期流行於浙東,並用紹興方言結閤中原音韻的紹興官話演唱,使之具有當地的鄉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於抒情。「陽路」即吹腔,有「高陽」、「平陽」之分。
紹劇的劇目頗為豐富,從題材上看,以歷史戲居多,家庭戲次之。就其風格特點來說,多為情緒憤慨、鬥爭激烈、感情奔放的一類戲,流傳的傳統劇目達三百多個。整理後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謙》《龍虎鬥》《蘆花記》等,得到一致好評。各行腳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戲,如二手戲《遊園吊打》《磨房串戲》,花臉戲《打太廟》《打半山》,老生正生戲《軒轅鏡》《漁樵會》《蘆花記》,花旦戲《香羅帶》《哭箱訴舅》等。
紹劇傳統劇目主要有以「二凡」為主腔的《高平關》《後硃砂》《千秋鑒》《龍虎鬥》,以「三五七」為主腔的《雙貴圖》《雙核桃》《龍鳳鎖》,唱「陽路」(吹腔)的《和番》《醉酒》,以及屬目連戲的《男吊》《女吊》《調無常》等。各行角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戲,如二丑戲《遊園吊打》《磨房串戲》;花臉戲《打太廟》《打半山》;老生正生戲《軒轅鏡》《漁樵會》《蘆花記》;花旦戲《香羅帶》《哭箱訴舅》等。紹劇較有影響的劇目傳統戲有:《龍虎鬥》《後硃砂》《龍鳳鎖》《蘆花記》《雙貴圖》;新編歷史戲有:《于謙》《斬魏徵》;現代戲有:《血淚蕩》等。紹興著名劇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電影后,先後發行世界七十幾國家和地區。
紹劇的著名演員有梁幼儂、吳昌順、陸長勝、筱玲瓏、林芳錦、汪筱奎、章宗信(七齡童)、章宗義(六齡童)、筱昌順、陳鶴皋、章豔秋、王振芳(十三齡童)、錢慧韻、筱豔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