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移動已成必爭之地 善用AI、「剩餘」皆可分享!

共享經濟時代,讓共享運具逐漸普及,短期租車成一大商機。而為了打造移動服務,有租車業者是擴大共享版圖,與通訊軟體合作,推出一站式多元移動服務平台,開拓更多用戶。學者也分析,共享服務的核心價值,就是在解決經濟剩餘,藉由閒置資源出租再利用,創造更多價值。

圖/TVBS
圖/TVBS

共享租車用戶陳小姐:「我們剛剛已經完成租車,那我們現在要去取車。」

陳小姐家住林口,但公司在新店,每周至少有兩到三次,會選擇透過共享租車,當上班代步工具,因為搭乘大眾運輸,至少要花一個半小時,選擇開車省下不少時間。

共享租車用戶陳小姐:「有時候我就會選擇開車,因為開車的話,可能三四十分鐘就可以到,我家其實附近就滿多的據點的,所以我在選擇租車的時候,我也可以每天試不同的車款。」

其實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和陳小姐一樣不買車,使用共享租車,已經是相當普遍行為,在路邊隨租隨還,不受租車門市,營業時間限制,計價也彈性,甚至不用下載APP,直接用通訊軟體就能租車。

記者劉彥萱:「共享租車,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租借方便,用戶不必再下載App,可以直接用Line租還車外,甚至連機場接送找人代駕,通通可以在同一個平台完成。」

LINE GO商務長王柏棠:「希望能夠協助,所有有移動服務的,這樣子的一個需求的人們,能夠在A點到B點的一個,服務移動過程之中,他對於移動載具的一個需求,他可能過程之中,需要換兩三個移動服務的運具,但是在平台上面,他就可以獲得一次的一個滿足。」

與通訊軟體合作,推出一站式,多元移動服務平台,共同開拓用戶,從經濟部公布的數字來看,運具租賃業市場,營業額規模在前兩年,都突破千億元,年成長分別12%和14%,顯示企業用戶長租車業務穩定,共享運具也逐漸普及。

消費者研究集團研究總監施惠民:「共享服務類別裡面,以共享運具包括腳踏車,機車汽車等等,交通類的相關的服務使用率是最高,這一些交通運具使用的消費者,他的重複率很高,大概有將近七成,他有使用共享機車,然後大概有五成有使用共享汽車,所以在整個交通運輸的,這樣子一個共享服務上面,可能消費者其實有一個比較計畫性的使用的模式出現。」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侯勝宗:「共享運具當道的現在,你會看到計程車不是計程車,他也可以去做其他的服務,那我們現在的叫車外送平台,其實它原來是兩個不同的業態,一個是物流業一個是客運業,那他們現在也把它整在一起,那未來會有更多元的服務會加入。」

共享經濟時代,短期租車成商機,學者分析,共享服務核心價值,就是在解決經濟剩餘,藉由閒置資源的出租再利用,創造更多利用價值。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侯勝宗:「透過資本主義的推動,可以讓所謂的效益極大化,大部分的共享經濟現在談的,其實就是平台思維,中間的一個平台角色,它去把兩端的需求面的消費需求,跟供給面的服務提供者,把它做一個重新的打造跟解構,佔據更多的市場上面的佔有率。」

台灣租車市場,達千億規模,越來越多新舊玩家競逐,市場上也培養出一群,習慣用共享租車的消費者,台灣首家共享電動機車品牌就觀察到營運八年來整體用戶使用量,每年以20%到30%的速度在成長,目前在雙北高雄,超過七千台共享機車,服務超過百萬名的會員。

台灣共享機車品牌執行長劉于遜:「目前整個在全台大概整個運量,可能是突破2000萬的運量每一年,所以每年就大概有2000多萬的,趟次的使用,共享機車作為他們很主要的,移動的代步的使用工具。」

共享服務,透過所有權重新設計,將資產運用極大化,打破舊經濟資訊不對稱,線上到線下經濟剩餘交換,共享移動產業的未來發展,無限可期。

更多 TVBS 報導
到南投注意11日起全縣「不停讓行人」大執法 優先鎖定24處危險路口
苗警取締改裝車 祭出封閉(口袋)路檢
台東男騎士急煞「後座妻子噴飛」 慘遭砂石車輾過死亡
好糗!花蓮男炫技「站騎機車獨輪秀」 開心炫技秒被警追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