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爭論中發酵的反美論 才是真正的認知戰

政府必須說清楚,就算不是美國建議,台灣也有必要將義務役役期延長一年。(圖片來源/FB@國防部發言人)

義務役是否延長至一年?此事蔡政府猶豫不決,延宕多日,爭論不休,以致坊間與藍營群組耳語不斷。媒體只報「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這句口號,但傳得更廣的是:「一年期義務役是美國人要的。」據說府方預定於年底前宣佈結果,但如果沒有說清楚,講明白,即使一年役期之案通過,民間怨氣不但將燒向民進黨,還直接燒到老美,這恐怕才是藍營與對岸認知戰的主要目標。

若非美國軍事「干預」台灣早被中國拿下

先說結論,在國防軍事領域,台灣人大罵老美干預,根本是顛倒黑白,其心可議。自1949年至今73年以來,台海能維持和平無戰,靠的就是老美一力護衛。沒有老美的第七艦隊巡弋台海、訓練與裝備空軍,一江山之後,純靠台灣海空軍根本守不住外島,八二三砲戰也無法運補,台灣早早被中國拿下,或者打得生靈塗炭。別說民主自由,搞不好大躍進就餓死一半,文革再把現今藍營菁英的黑五類父祖輩鬥倒殺光。

1996年台海危機,若非美國放了兩個航母戰鬥群到台海南北兩端,可能早就被共軍飛彈洗地,外島無一倖存。70多年來,從步槍、機槍、火砲、戰車、軍艦、到各型戰機、直升機,台灣的所有武器,那樣不是美國裝備?或由美國提供技術仿製生產?台灣最強的海軍陸戰隊由老美一手裝備訓練,台海防衛主力的空軍也是,樂山雷達更是由老美操作的機敏設備。

此外,台灣自主性較強的黃埔陸軍,至今仍是戰力最弱,被民間垢病最多,到現在還迷信刺槍術的老土部隊。請問,軍方將領與藍營名嘴,你們哪來的自信,認為台灣可以不靠老美,僅靠自力更生就足以防衛台海,抵擋對岸武統台灣?

兩蔣時代,不論政治與經濟上如何尋求自主,台灣在國防軍事上依然只能一路依賴美國。小蔣赴美多次,談的多是老蔣想要反攻大陸的「國光計劃」,希望得到美國海空軍全力支援,老美不肯,只能作罷。

馬政府時代,訴求兩岸關係和緩,但軍事上依然得靠老美支援。馬英九那8年,美國對台軍售四次,金額超過李登輝、陳水扁時代。阿帕契直升機、黑鷹直升機、愛國者飛彈、派里級巡防艦、若干F-16…...多是扁朝建案,馬朝延續,對美軍購的落實。

樂山雷達便是在1996年飛彈危機後的2003年建案,終於在2012年完成,以上這些如果沒有美國在背後撐著,馬政府何來底氣與對岸談判?沒有老美軍事上挺住台灣,對岸直接封鎖威嚇,台灣也就只能腿軟投降,這恐怕才是藍營疑美論、反美論的真正目的吧!?

台灣國防軍事絕對不能「去美」

訴求美國派人「監管」台灣軍方,更是個似是而非的論點。拿樂山雷達來說,誰都知道那裡面操作與維修的主力是老美,不是軍方人員,也是國防設備廠商的員工。這些機敏設備,台灣一沒有足夠技術能力與料件妥善維護;二沒有衛星、C4ISR等資料鏈綜整訊號,充份運用所得情資;三又怕台灣軍方有些人心向對岸,當起間諜,把參數等資訊傳去對岸。

所以,當美方提供愈來愈多的精密武器與機敏裝備給台灣,台灣能不靠美方技術人員與情報支援系統,完全靠自家人員運轉這些裝備嗎?這幾天,一架E2K預警機才在屏東機場機腹著陸迫降,機組人員平安,但電子設備全都震壞了,只能將十幾億的飛機當殺肉件處理。如果沒有美方人員進駐監管維修,我們買了一堆高檔武器,能確保其妥善率與戰術運用得宜嗎?

台灣軍方與若干黨政高層,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腦袋體質沒有很好,但自尊心莫明其妙的高到破錶。咱們的空軍在美軍訓練下,能有世界一流水準;海軍勉強可以出海在週邊走走,遠了就很容易出問題,根本沒有去波斯灣護航的能力,但中共海軍有。

陸軍就甭談了,70年沒打仗,陸軍戰力恐怕還不如一些第三世界國家軍隊,遇上塔利班恐怕都得吃大虧。曾有來看過我軍的美軍人士坦言:「原本以為台灣是以色列,結果是越南。」當年越軍如何腐朽自大?自尊破錶,但接觸即潰,請自參閱《越南啟示錄》,在此不再多言。

所以,軍界多認為,4個月軍事訓練役,根本不足以訓練出一個合格的步槍兵。而未來可能面對的科技戰場,需要的不止是拼刺刀的步槍兵,還需要受過各種分科專長訓練,有能力操作精密武器的專業士兵。當過兵的都知道,光一組砲兵,從砲彈輸送、上引信、進砲膛等一系列砲操,沒跳3個月是沒辦法熟悉操作的。請問,如果仍是只有4個月役期,這些專長訓練要何時落實?花4個月訓練出一批草莓步兵,還不如把錢拿去買裝備,招募專業志願軍來操作,何必浪費錢去搞這種形式主義?

役期延長爭議反映出「反美論」

因此,即使沒有美軍建議,一年義務役也是基於國防軍事需要,我們必須調整回來的方向。問題關鍵是,我們的政府高層與軍方將領,有沒有打到底的決心?有沒有捍衛國家安全的意志?如果有,那就得往調整訓練內容和役期長度方向快速前進。若無,那乾脆解散陸軍,將校解甲歸田,國防預算撥給海空軍,或拿來辦社會福利發錢過日。等到台海開戰,海空軍打完就投降,如此這般,還比較合乎成本效益。

換言之,在國防軍事這門功課上,於公於私,台灣都離不開老美。尤其我軍多年沒有打仗,根本無法理解現代戰爭的型態與作業細節,這些東西都還得美軍來教,或至少得由烏克蘭軍來教,才能達到「北約化」水準。我們不只不能在軍事上「去美」,還得進一步與美方合作,由美軍代訓,以使軍隊足以應付一場現代戰爭,懂得用更聰明的辦法殲滅敵人。

我們現在就是一支第三世界國家等級的軍隊,尤其是陸軍,需要的是美軍更深度的介入,導入現代管理,C4ISR,以及從後勤到火力輸出,林林總總的戰系戰術。而不是和越南軍一樣,既要依賴美軍,又不停膨漲自尊,活像個穿軍服的綠茶婊。

話說回來,一年義務役的確是個麻煩的政治問題,但更是個需要決心與決斷的國安問題。藏在表面議題爭論背後的真正危機,其實是那些無所不在的疑美論、反美論、非美論,那才是可延續與擴散的認知戰,府方不能不說清楚。我不反對在政治與經濟上,台灣可以有更彈性的作法,但在軍事上,國防現實上,不論從裝備取得到兵員素質,再到戰略戰術,我們都離不開美軍,而且更需要美軍下手來調整與教導。

以色列只要1分鐘,台灣啟動「擊殺鏈」要多久?

講個最簡單的標準好了,美軍與現在的烏軍,從衛星、無人機等戰場情報,逮到敵軍部隊後,可以在兩分鐘內動用砲兵殲滅敵軍,達到兩分鐘「擊殺鏈」(Kill Chain)。而以色列可以做到1分半到1分鐘,且還在思考精進中。請問,我軍要多久?20分鐘夠嗎?這可是尚未北約化之前的烏軍水準,我們做到了嗎?

重點從來不只是役期長短,而是訓練內容。講這樣,多數人還是聽不懂,所以最好是立下作業與訓練標準,例如:「達到2分鐘擊殺鏈水準。」如此簡單明確的目標,才是化解一切質疑與偷工減料的方法,也才會讓所有的爭議,有個共同的評判標準。能協助精進2分鐘擊殺鏈者用,不能協助者去,有爭議就打一次演習驗證,何須多用口舌爭論!?

我們沒有要羞辱軍方,但某些食古不化的將領,老是成天搞刺槍折被,頭皮草皮,內務管理,服裝儀容,自取其辱,也就怪不得外界猛批與賤視。台灣軍方不能再固步自封,不只需要美軍參與訓練教導,世界上一流軍隊,包括以色列、烏克蘭,都應是我們取法學習的對象,那才是軍事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們藉著一年期義務役爭議危機,化危機為轉機的最好契機。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幕後》兵役延長一延再延 有立委勁爆拋出:留給下任總統來決定!
戰爭300天首次出訪!澤倫斯基對美國國會演說:烏克蘭永遠不會投降
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上路》預售屋限制轉售來了 專家點名5大重災區將爆換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