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電子》鴻海電動車進展符預期 法人續看讚後市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在18日2021鴻海科技日(HHTD21)重申電動車發展策略,預期2023年起將有顯著營收貢獻。投顧法人認為目前發展進度符合預期,2023年起能見度轉佳,可望如期達成電動車零組件自製率40%目標,維持「增加持股」評等、目標價130元不變。

鴻海股價5日下探101元的近5月低點後緩步回升,近日於106~111元區間盤整,今(21)日開高後帶量持穩盤上、上漲0.93%至108.5元,終場小漲0.47%、收於108元,表現強於大盤。不過,三大法人近2日明顯調節出脫,本周迄今合計賣超5876張。

鴻海18日首度展示3款自主研發電動車,預期明年起效益逐步顯現,2023年起帶來較顯著營收貢獻。其中,主攻SUV的Model C預計2023年與裕隆合作量產,並規畫與泰國PTT合作生產、年產能5萬台。Model T電動巴士則與三地集團合作,預計明年開始出貨。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集團透過構建營運本地化(BOL)的創新模式,積極建立電動車出海口,除了已拍板的中國大陸、美國及泰國外,後續在歐洲、印度、南美都會有生產基地,目前正磋商洽談中,將在2024年前敲定並陸續公布。

投顧法人認為,鴻海電動車目前發展進度符合預期,預估明年汽車相關營收達200億元,目標未來5年電動車營收達1兆元、2025年全球市占率達5%,主要受惠於較能提供軟體、零組件、組裝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投顧法人指出,鴻海強調發展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包括電池、LiDAR、馬達、汽車控制系統的整合能力,其中電池管理系統(BMS)技術著眼於優化電池壽命與效率,並展示自行研發、全球最小的光學雷達(LiDAR),在發生故障時能提供較佳的安全功能。

鴻海上述關鍵零組件及技術多半為自行或與MIH聯盟夥伴共同研發,投顧法人認為應能如期達到電動車零組件自製率40%目標。由於鴻海電動車大多將於2022年末或2023年開始貢獻營收,認為相當有機會超越預定目標。

除了科技日首度亮向的3款自主研發電動車外,投顧法人預期,鴻海與Lordstown合作的Endurance大型皮卡,將於明年初對營運有所貢獻,加上既有的蘋果組裝訂單市占率穩健、強勁的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業務動能,維持「增加持股」評等與目標價130元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