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推中醫正名 游錫堃:漢醫、台醫更合適台灣的稱呼

立法院長游錫堃11日受訪表示,他不敢置評他國內政,但樂見也歡迎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訪台,同為自由民主國家,交流深具意義。(劉玉秋 攝)
立法院長游錫堃11日受訪表示,他不敢置評他國內政,但樂見也歡迎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訪台,同為自由民主國家,交流深具意義。(劉玉秋 攝)


民進黨部分立委與民間團體力推華航、護照正名,立法院長游錫堃也拋出「中醫」應改名為「台醫」論述,但藥師公會則擔憂,「中醫」正名恐會影響藥證發放。對此,游錫堃今天(6日)透過臉書發文,說明自己主張「中醫」正名的理由。

游錫堃指出,比起中醫,他認為「漢醫」或「台醫」是更合適台灣的稱呼;在「中醫」的百年歷史前,「漢醫」已累積千年歷史,傳到各地也與當地文化融合,形成不同地域間的特性,傳到韓國為「韓醫」,傳到日本則稱為「漢方」,在台灣無論發展為「台醫」,或追本溯源以「漢醫」為名都很好,如果未來社會逐漸發展出共識,這會是可以思考的選項。

游錫堃表示,台灣除了西醫名聞全球,生技產業也與中藥息息相關,研發成果早已展露頭角。在國際間日本已有「Kampo Medicine」的名稱,或許台灣還可以思考,當台灣成果躍上國際舞台時,我們期待它繼續與中國一樣稱作「Chinese Medicine」,或是台灣可有屬於自己的名字?
游錫堃也提出過去的「案例」指出,多年前當他提出「台灣文化」的想法時,被大力糾正「只有中華有文化,台灣沒有文化,只有民俗。」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多人看見,台灣早已發展出獨具自己個性的文化,在海島之上容納了不同的可能性,無可取代。「稱呼」為何?「或許是最表面的問題,但往往代表我們對事物的認同,是最後也最具挑戰的結果。

游錫堃強調,他是分享自己的看法,希望拋磚引玉,也讓社會有多元的討論,近期無論是護照正名,乃至大大小小台灣生活中的細節,盼望世世代代台灣人,看見台灣的主體性,創造更多的台灣文化。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