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了玩具反斗城!一窺玩具傳奇的殞落

對於許多出生在1970到1990年代的小孩子來說,能夠被家人帶著逛一趟玩具反斗城(Toys "R" Us),堪稱是最幸福且快樂的嚮往,琳瑯滿目的汽車、五花八門的芭比娃娃,好似小孩子在心中最充滿無限的想像,都能夠在這小小的天地中實現。

只不過,這樣的回憶,即將永遠只能留存在許多美國(USA)人的童年觸動中,因為受到了物聯網的崛起、數位遊戲與電子遊戲的興盛,以實體玩具為主的玩具反斗城受到嚴重衝擊,不僅在2017年9月便申請破產保護,而2018年3月15日,它更決定關閉全美所有885間門市,預計會有3萬3000人面臨失業窘境。

玩具業傳奇 引領流行先驅

1948年成立的玩具反斗城,堪稱是把玩具帶入兒童市場、勾起孩提時代娛樂文化的重要橋樑,它以規模龐大的市場為賣點、創新流行的元素為基底,許多家長一旦想要買玩具,一定是前往玩具反斗城,它更近乎已經是玩具的代名詞。

隨著蓬勃的業務拓展與擴張,玩具反斗城的門市一家接著一家開,它堅持的特色是佔地廣闊、令孩子可以盡情地在店內挑選,打造一個闔家歡樂的團聚舞台。

全盛時期,除了美國境內有800餘間門市,就連海外也有超過800間據點,足跡遍及歐洲、亞洲,就連非洲也有玩具反斗城的蹤跡,看似如日中天、前景輝煌,但卻隨著購物者漸漸往亞馬遜(Amazon)挑選商品,現在的孩子,也愈來愈對實體玩具興趣缺缺。

一代經典 瀕臨破產

《Reuters》報導,儘管在去年申請破產保護時,玩具反斗城就已經關閉了1/5的門市冀望能扭轉頹勢、支付債權,但還是一直沒有顯著效益。如今債權人已經對公司完全失去信心,決定直接清算資產。

債權人認為,他們可以透過清算玩具的資產來獲得更大收益。而玩具反斗城是當前世界最大、最出名的玩具銷售商,卻也隨著時代浪潮的衝擊,面臨無可抵擋的洪流。

玩具反斗城的頹靡狀況,不僅是對現今玩具市場的衝擊,分析師預估,這還會衝擊許多知名的玩具製造商,包含樂高(LEGO)、美泰兒(Mattel)、孩之寶(Hasbro)等大型企業,因為玩具反斗城擁有這些品牌銷售管道一定的比重。

比方說,全球最大的玩具製造商美泰兒和美國第二大玩具商孩之寶的股票,上週因清算報告而下跌。根據他們的2016年度報告,兩家公司都依靠玩具反斗城獲得其總營收的10%。

專家表示,玩具反斗城受到的衝擊不僅僅是亞馬遜造成的,新型態連鎖量販店沃爾瑪(Walmart)、連鎖超商Target等也都有販賣品質不錯的玩具,這多多少少都瓜分了零售玩具市場,當玩具反斗城不再是買玩具的主要選擇,關閉實體店面也只是遲早的事。

錯誤的投資 債務愈背愈大

《Businessinsider》報導,玩具反斗城曾經是玩具界的國王。在1990年代,它是美國最大的玩具銷售商,並迅速擴張。到1998年,情況發生了變化:沃爾瑪開始在美國銷售的玩具比玩具反斗城賣得還要好,這意味著該公司面臨更多麻煩。

玩具反斗城隨後啟動了一個扭轉計劃,並以連鎖店尋求買家而告終。貝恩資本(Bain Capital)與KKR集團(KKR Group)共同投資13億美元,以2005年的66億美元槓桿收購,將玩具反斗城下市、帶入私人市場。這意味公司基本上是通過使用自己的股票購買的,從此就背負著龐大問題。

背負著超過50億美元天價債務的玩具反斗城,十多年後公司仍然沒有好轉。根據破產法庭的數據,玩具反斗城每年仍然須償還4億美元的債務。

事實上,現今的大環境本來就不適合實體零售商,雖然無情,但實際上是無法避免的窘迫。根據國際購物中心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有超過8000家美國零售店關閉,這個數據大約是十年前平均每年關店數據的兩倍之多。

目前除了美國以外,總公司還計畫收掉法國(France)、西班牙(Spain)、波蘭(Poland)和澳大利亞(Australia)等世界其他地區開設的店面,完全把重心放在加拿大(Canada)和亞洲市場,這也意味著台灣的玩具反斗城目前暫時不會受到衝擊。(玩具反斗城於1989年進入台灣,最繁榮的時候全台開了21家分店)

根據財務數據顯示,在2017年,玩具反斗城的總營收還超過110億美元,依然是當今最要的龍頭玩具銷售商,但沉重的債務、過於龐大的規模,也讓轉型成了一種重擔。

(圖片來源:businessinsider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