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確診「4大QA」解惑! 醫曝這動作增68%保護力

越來越多人確診後又再度確診。(圖/TVBS)
越來越多人確診後又再度確診。(圖/TVBS)

儘管確診新冠肺炎後,「無敵星星」恐沒用了,因為有可能會再度確診。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疫苗接種,尤其是打滿第三劑(加強劑)是很重要關鍵的。針對Omicron病毒,打滿第三劑(加強劑)的保護力可以達到68%。

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解開大家的4大疑惑」:

Omicron病毒除了傳播力增加,另一個就是再次感染的風險也增加了,英國國家統計局(ONS)也依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1月9日的數據,發現Omicron的重複感染風險為Delta的16倍。

黃軒為大家解惑「重複感染」的風險。(圖/翻攝自黃軒臉書)
黃軒為大家解惑「重複感染」的風險。(圖/翻攝自黃軒臉書)

1.確診後,再次感染的機率多高?

2.多久之後,才容易會有再次感染?

3.再次感染,影響到的器官、死亡率,住院率和後遺症的機會有哪些?

4.如何防止再次感染重症住院?

A.美國研究

美國分析560萬(5693208)病例資料,這些人包括:

第一次確診病例:25萬人(257427 )

再次感染病例:3萬多人(38926 )

控制組(沒有確診的病人):53萬人

1、再次感染的人數和機率

第二次感染:36417(12.29%)

第三次感染:2263(0.76%)

四次以上感染:246(.08%)

2、時間隔多久?才會有再次感染

第一次感染~第二次感染:其再次感染的天數常落在79天(48-119)

第二次感染~第三次感染:其再次感染的天數常落在65天(43-97)

顯然如果感染COVID19,在2~2.5個月內,再次感染機會是很高的,且「得到第三次的感染的時間,會比第二次感染的時間會更短」。

3、再次感染,對各器官/身心影響增加的影響

肺臟:增加5.0%的肺臟疾病

心臟:增加5.0%的心臟疾病

血液:增加2.6%的血液疾病

疲憊:增加3.3%的心力憔悴

精神:增加12.1%的精神壓力

糖尿病:增加2.2%的糖尿病

神經系統:增加3.6%神經疾病

可見得再次感染,對於病人的精神壓力增加了不少,影響也是最大的。

4、再次感染,住院、死亡和後遺症影響

如果跟第一次感染比較,再次感染,在6個月內的住院、死亡和後遺症機率都會增加,死亡率增加2.38%,住院率增加9.5%,COVID19疾病相關後遺症,增加了19.6%。

5、多次的再次感染

如果和控制組(沒有確診病例)比較,得到至少一項後遺症相關的機會:

第一次感染:8.4%

第二次感染:23.4%

第三次感染以上:36.3%

可見得第二次的再次感染,其後遺症的機率比第一次增加,而第三次以上的再次感染,更是比第二次的再次感染增加更多。

研究指出,打完第三劑疫苗,保護力最好。(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研究指出,打完第三劑疫苗,保護力最好。(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B、接種疫苗,防止再次感染

美國CDC最近研究

1、在Alpha、Delta流行時期

打滿二劑疫苗:可防再次感染引起住院的保護力:47%

打滿第三劑(加強劑)的保護力:57%

2、在Omicron病毒流行期間

打滿二劑疫苗:可防再次感染引起住院的保護力:35%

打滿第三劑(加強劑)的保護力:68%

文章最後,黃軒提醒民眾,打滿第三劑(加強劑),是很重要的關鍵,可以降低重複感染的風險。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

更多 TVBS 報導
解隔仍快篩陽「未要求延長隔離」!專家:高風險族群別急
「這個」對抗Omicron可能比無敵星星有效 台灣需緊盯到貨日
有片/炎夏口罩戴不住! 憂變種病毒傳播更快 台灣禁令鬆綁還早?
疫情爆發後難得休3天 護理師「卻回來上班」真相惹心疼

◤防疫不鬆懈 齊心抗疫情◢
醫用口罩安心選 一片不到3元
75%酒精乾洗手 特惠價只要59元
必備酒精濕紙巾 隨身攜帶輕鬆防疫
奈米超濃縮抗菌洗衣精 大容量限時9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