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

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
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

【記者吳瑞興/嘉義縣報導】「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主題藝術節是以「藝術輪庄的行動,在地交陪的策略」,縣長翁章梁介紹,嘉義縣每5年於18鄉鎮分年分區辦理藝術行動,立基在地自然景觀及人文資產上,由藝術介入與社區共創,產出豐富多元的藝術作品與展演活動。

2022-2026年,先以流經嘉義縣4條河—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及曾文溪流域來區分,將流域之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再一次書寫,正是「再」這個字的核心詮釋,是當代的藝術行動—從土地出發來書寫在地的人文故事,再次詮釋藝術,同時詮釋地方。

2022年沿著台三線公路—竹崎、番路、中埔、大埔四鄉鎮出發,以族群融合、聚落文化、友善農業、環境教育為四大核心議題主軸,不同地域切入不同議題,在地面容因而能夠有立體層次的浮出,從人文與自然中,整合出「聚落文化共融共榮」以及「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觀點,全新描繪嘉義的文化生活圈。

來自全台的藝術家與嘉義縣11個社區共同創作15件地景藝術裝置作品:其中竹崎親水公園有4件作品、番路鄉牛埔仔大草原有3件作品,中埔鄉有3件,大埔鄉一共有5件作品。

翁縣長大力邀請,希望全國所有好朋友能夠來嘉義欣賞常民生活跟藝術家結合所展現出的能量,也了解各個地方所發展出的不同生活文化,透過在地輪替創作再一次審視自己的生活,也能夠向外地人開口介紹家鄉。

活動展期自111年10月15日至11月6日,在藝術家創作之地景藝術裝置旁,週週有豐富精彩活動,包括藝文展演、親子遊戲、市集野餐日、文化論壇,有知名烘培師吳寶春與本地烘培坊協同創作開發在地時令新鮮水果麵包、點心,同時也邀約縣內縣外藝文表演者共襄盛舉,讓民眾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感受到藝術是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的各種表現,非遙不可及的行為,藝術節不再只是作品的展覽,而是人的溫度與土地的脈動,可以帶來更多迴響、互動及共鳴,歡迎各位一起來加入「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

《土匪夫妻》

藝術家:陳彥名、陳俊憲

共創社區:嘉義縣番路鄉公興社區發展協會

作品位置:番路鄉牛埔仔愛情大草原

材質尺寸:

■材質:鐵、竹、檳榔鞘,麻繩、皮革、銅釦等

■尺寸:長約5m、寬約1.8m、高約3m

位於前往阿里山的台18線上的「牛埔仔愛情大草原」是遊客來到嘉義縣番路鄉必去的熱門景點,今年由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所策劃的「2022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有與在地生態議題為創作主題、和社區居民共創的藝術作品《土匪夫妻》展示於大草原中。

嘉義縣番路鄉公興村位在海拔九百多公尺的山區,動、植物生態資源豐富,除山羊、穿山甲、藍腹鷴等保育類動物出沒,還有一種白天會出現的可愛貓頭鷹—鵂鶹。牠是台灣最迷你的貓頭鷹,個頭雖小,卻能獵殺比牠大型的鳥類的猛禽,被稱之為「山林小辣椒」,也被視為嘉義番路鄉社區環境生態指標。

公興村有「土匪山」的別名,古稱「番路山」,日治時期日軍把盤踞在這裡的抗日義士醜化為土匪,所以稱為「土匪山」。而象徵著民風彪悍的「土匪村」稱號,其實也正如社區民眾守護自然環境各種義舉,對人對物的「義氣」與活力。

此次藝術家陳彥名利用超過20種的種子跟自然素材,與社區夥伴們發揮想像力,製作了一隻隻可愛的小鵂鶹,創作到欲罷不能的夥伴們都希望作品能趕快展現給大眾欣賞,希望大家透過象徵「義氣」與土地之「愛」的《土匪夫妻》進而關注擁有豐富人文歷史、生態環境的公興村。

【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

■活動日期:111年10月15日~111年11月6日

■展出地點:中埔鄉穀倉農創園區、中埔鄉民代表會旁空地(中埔街區)、番路鄉牛埔仔愛情大草原、竹崎鄉竹崎親水公園

■FB粉絲專頁:https://reurl.cc/EREkaK

■作品網站:https://www.chiayiadventurer.com/

(照片嘉義縣政府提供)

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
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
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
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