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性別教育與法律領先全球 性暴力問題仍待改善

吆喝一聲,運動場上的小女孩,奮力地扛起沉重的木塊拋向前方。另一頭的教室裡,小男孩則好奇地嘗試塗上不同顏色的指甲油。

冰島被譽為性平天堂,法律規範刪除了教材上的性別歧視,第一線教育人員也盡全力教給下一代更進步的觀念。

幼兒園主任赫曼多蒂爾說:「男生來到遊樂場會認為,所有空間都是給他們使用的;女生的經驗則是,會先問我能不能使用,她們會先詢問能否得到許可。因此我們會教男生們平等的觀念,同時讓女生們有機會使用這些空間,告訴她們,這些都是屬於妳們的。」

從教育培養女性的自信心,冰島女性從來就不是只能待在家裡的嬌弱花朵。在1975年10月24日那天下午,全國的職場女性跟家庭主婦,都毫不猶豫放下工作和家務,發動罷工爭取薪資平等。

婦女陣線創辦人克里斯蒙多蒂爾回憶,「我記得非常清楚,在罷工後回家的路上,街上充斥著肉燒焦的味道,因為丈夫們正試圖煮晚餐。」

一場罷工讓性別角色開始跳脫傳統,男性嘗試分擔家務責任,更多女性則得以進入國會,促成隔年通過《性別平等法案》。

緊接著1980年誕生全球首位民選女性總統;1997年父親合法擁有育嬰假,增進男性家庭照顧福利;直到2018年再次修訂《同酬法》,超前全球強制要求企業提出證明,不分種族、階級和性別,都必須同工同酬。

這對育有四名孩子的夫婦,丈夫熟練地製作煎餅,休育嬰假期間要好好培養親子感情。他的妻子則挺著大肚子參選地方公職。

跟多數國家不同,她身為孕婦很少遭受職場歧視,顯示冰島各項育兒福利和觀念,已超前其他地方。但作為家長的兩人,卻認為這些制度還不夠彈性。

斯格達多蒂爾認為,「我們需要給父母更多的選擇,像是日間照護機構、小學,還有有薪休假,讓為人父母者有選擇權。」

同時性別暴力問題,則把冰島的性平名聲掃地。全國多達25%的女性坦承遭遇性侵或性侵未遂,且4成遭受過身體暴力,高於聯合國全球平均數據。有受害者更指出,相比遭受的暴力,法院判決實在過輕。

性暴力受害者艾納多蒂爾指出,「我前夫被判9個月,實際上卻只要坐牢3個月。他用玻璃瓶打我、威脅要把我丟下陽台,然後就真的把我丟下去。所以對我來說,這根本是意圖謀殺。」

除了各項權利要達到實質平等,消弭不同性別之間的衝突同樣重要。走在世界的前端,冰島的性平之路也還在尋找正確的出口。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冰島火山8百年來首噴發 大批遊客看奇景
抗議性別工資差異 瑞士婦女舉行大罷工
抗議教育性別歧視 智利民眾臀擋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