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來襲猛泡湯 當心這些「溫泉病」!

冷氣團的寒風一吹,將許多人吹進溫泉池,身體泡在溫熱的泉水裡,確實能放鬆身心,但溫泉泡錯也可能泡出惱人的溫泉皮膚病,該如何預防?

泡湯的好處數不清,除了能消除疲勞,平撫緊繃的情緒,弱酸、碳酸泉能軟化皮膚角質,溫熱的泉水還能讓血液循環變好,氣色顯得紅潤;對於因風濕性關節炎而造成關節腫脹的人來說,溫熱有助體內肌腱及筋膜的伸展,促進關節的活動性,能消退腫腫及舒緩疼痛感。

不過享受泡湯樂趣之餘,也要小心可能引發皮膚狀況。「黴菌感染如香港腳、病毒疣,是泡湯最容易被感染的皮膚疾病,」振興醫院美容中心主任藍淑馨指出。

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捷琦則表示,本身患有皮膚疾病,或是泡湯時搓揉皮膚、泡湯環境消毒不完全,也容易引發溫泉皮膚炎、溫泉毛囊炎。高溫溫泉還可能導致「火逼性紅斑」,這是一種沿著身體或四肢血管出現的網狀的皮膚病。

溫泉病1/皮膚黴菌感染(香港腳)、病毒疣

藍淑馨表示,潮濕的環境是致病菌的最愛,若泡湯時個人免疫力較差,很容易就會中標。因此提醒已有黴菌感染或病毒疣的患者,在症狀完全治癒前,最好不要前往大眾場所泡溫泉,以免傳染給他人。

溫泉病2/溫泉性毛囊炎

若泡完湯後,發現脖子以下出現一點一點如痘痘般的紅點,那麼有可能是溫泉毛囊炎,主要是因溫泉水中的「綠膿桿菌」細菌感染。

這種細菌常會出現在溼度高、pH值高於7.8、氯含量低於0.5ppm,消毒不夠徹底的溫泉池、游泳池甚至是家中的浴缸。除了泡澡外,使用消毒不完全的公用浴綿或毛巾擦澡,如果身上有傷口,細菌就可能趁機而入;泡完湯或游泳完後的第1~2天,開始出現搔癢、疼痛的紅色丘疹或膿皰,甚至伴有發炎性紅暈。

不過李捷琦指出,感染溫泉性毛囊炎不需過度擔心,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症狀通常很輕微,不需治療,可自行痊癒;但若症狀嚴重,例如出現發燒、頭痛、倦怠感等,就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提出,溫泉池及泳池的pH值建議維持在7.2~7.8之間、水中氯含量應在1~3ppm左右,民眾可以注意店家是否有公開水質資訊。

溫泉病3/溫泉皮膚炎

北投獨特的青磺泉因為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鐳」,深受湯友喜愛。但醫師提醒,青磺泉含硫量是自來水的6倍,含氯量是150倍,更且酸鹼值(pH)只有1~2,屬於強酸,容易泡出「溫泉皮膚炎」。

不過,並非每個人泡青磺泉都會引發溫泉皮膚炎。如果在泡湯前皮膚已有狀況,如感染溼疹、有小傷口等,皮膚對外界防禦力較差,加上泡湯時習慣搓揉身體、或站在溫泉出水口沖擊皮膚,都可能使皮膚受傷。這時浸泡在高溫、酸性的青磺泉裡,便會產生類似化學灼傷的反應,通常數小時後皮膚便會開始疼痛、破皮,出現一顆顆似針頭或米粒大小的潰瘍,還容易造成細菌入侵,引發細菌感染。

醫師提醒,高溫下酸性的水質對於皮膚的侵蝕性更強,泡青磺泉時要注意溫度最好不要超過40度。而且泡完溫泉,尤其是刺激性較大的硫礦泉後,最好還是用清水再沖洗一次,避免刺激物質殘留肌膚造成傷害。

將身體擦乾後,建議立即塗抹保濕乳液,鎖住皮膚水分,避免冬季癢的症狀加劇。

溫泉病3/火逼性紅斑 

「很多人都不知道,長期近距離暴露於40度以上的環境,不管是溫泉浴、暖暖包、電暖器,皮膚都容易形成網狀的『火逼性紅斑 』,」藍淑馨指出,皮膚若長期接觸熱源,導致血管長期熱擴張,容易造成周邊組織發炎,發炎部位還會沿著血管漫延出去,形成網狀的「火逼性紅斑 」。

特別是老人、糖尿病患、血液循環不好的人,除了皮膚容易乾癢外,也容易因為對熱源不敏感,讓皮膚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造成火逼性紅斑。

一開始紅色的網狀紅斑,會隨著時間色素沉澱,逐漸轉變為黑斑;即使不處理,通常過3~6個月,網狀黑斑便會慢慢淡去。

購買溫泉粉要看清標示 出現紅腫、發癢應立即就醫

現在市面上也能買到溫泉粉,想泡溫泉,在家也能享受。但李捷琦特別提醒,購買市售溫泉粉前,要注意標示是否清楚。

行政院曾在民國101年查驗市售溫泉粉,大多數皆非由產地溫泉水研製,都是化學藥劑調製而成;部份產品宣稱的天然成份在溫泉粉中也檢測不到;標示內容錯誤的也不在少數。

另外,使用溫泉粉時,最好依照包裝指示調和,若比例調配不當,造成水質過酸,也可能傷害皮膚。由於每個人皮膚體質不同,若對溫泉粉所含的香料成份過敏,出現紅腫、發癢的情況,建議立即就醫診治。

哪些人不適合泡溫泉?

1. 身體有傷口

2. 敏感肌膚如酒漕患者

3. 臉部肌膚剛做完酸療、雷射

4. 香港腳、病毒疣等接觸即會傳染的皮膚病患者

5. 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應先尋求專科皮膚科醫師治療,病況控制穩定後仍然可以泡溫泉。

延伸閱讀:

泡腳好處多!可以天天泡嗎?泡腳最佳時間、禁忌一次看

乾癬入冬常復發,進補有禁忌!如何保養防發作?

都做錯了!進補過頭、泡溫泉 恐讓「冬季癢」更加劇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