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賴清德甫上任就下軍演重手 北京對華府已經失去信任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發表完「兩岸互不隸屬」就職演說後三天,中共發動新一輪圍台軍演,過去三天,北京先把矛頭指向美國,接連制裁反中大鷹派的前國會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及十多家涉對台軍售的美企後,才回頭對台演習。最令人擔憂的是,過去兩岸關係不好時,華府通常能扮演平衡角色,這特殊且必要的橋梁卻可能因賴的就職演說而消失殆盡,美中台博弈陷入更不可測的新變局。

中共對台軍事鬥爭早已駕輕就熟,遠的不提,這兩年就有2022年時任國會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2023年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不同的是,前兩次都是蔡政府執政後期,這次卻是賴清德總統剛上任,武嚇就拉高到天花板,還預留了「2024A」的伏筆,用意不言自明。

不過真正促使北京下重手的因素,其實是華府。

賴清德演說後,北京靜默四個多小時,其後國台辦出來定調,批賴充分暴露「台獨工作者」本性。北京對賴的直球對決雖感意外,但更在意的是美國是否知情?是否支持?並在第一時間交涉華府,因為美方的態度將牽動北京的反制措施。對北京來說,賴清德的「底氣」必然來自美國,所以先向美方開刀,然後轉向台海軍演。

520之前,包括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訪台,美國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走訪北京並會晤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華府在兩岸穿梭、溝通順暢,過去都能發揮作用,這次明顯失靈,美中互信打了折扣,加上賴演說後大陸輿論炸鍋,北京不可能不反制。

此外,美方近期多次批判北京歪曲聯大2758號決議,劍指北京多年來在國際上打造一中原則框架,限制台灣國際空間,要害在於,美方的詮釋隱含「台灣地位未定」的想像空間,北京認為這是華府虛化掏空一中的又一例證,更加深對美的疑慮。

北京反制美台,立即的效果或許有限,但不容輕忽的是,當兩岸對立愈來愈尖銳,中共對美中「共同管控」台海也失去信任,必將埋下美中台關係的深水炸彈,過去所謂「北京到台北最短的距離是經由華盛頓」,恐將淪為一句歷史格言。

從台灣角度,民進黨一面倒向美國,但美國對於是否出兵台海仍採戰略模糊,這個策略讓美中兩強角力時仍有迴旋空間,賴清德卻要在兩岸關係的性質上公開挑明互不隸屬,以致難甩「新兩國論」標籤。這般戰略清晰的做法,在美中互信受損下,兩岸火車對撞風險大增。賴宣示的不卑不亢維持現狀,會不會只能留在他的講稿裡。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布碌崙3華人偷挖民宅竹筍 遭警方逮捕
50分鐘4萬元 華人富二代包機去賭城蹦迪
冷眼集/賴清德甫上任就下軍演重手 北京對華府已經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