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卵補助追蹤5/別盲凍!誰才適合凍卵 醫解析「考量關鍵」

現代人普遍晚婚、晚育,不少大齡女子雖然還單身,但考量到未來可能的生育計畫,選擇先行「凍卵」,從去年起桃園市、新竹縣等4縣市更開始針對在籍市民推出上萬元的凍卵補助,盼促進生育,但中央直言卻凍卵「延後生育增加高齡風險」,且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必須是不孕夫妻才能把卵子取出來用,凍卵真的能夠有效幫助生育率、改善少子化嗎,《TVBS新聞網》也追蹤補助計畫的實際成效,探討凍卵興起後帶來的利與弊。

《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正在預告期,將擴大讓單身女性、同性伴侶人工生殖合法化。醫師指出,如法規未來能幫忙解套,就能讓冷凍卵子不受限夫妻關係,能有更多使用機會,而凍卵這件事,建議女性年紀要落在30至35歲,以免過於高齡取出卵子品質不佳,未來使用的成功率變低,抱著高齡生產的風險,結果希望落空。

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何彥秉表示,凍卵這件事,有沒有凍卵補助其實不是重點,主要是有生育規劃的女性要覺醒、為自己設想,有些女性都認為自己還年輕,不可能不孕,但是其實近幾年很多人選擇凍卵,都是在檢查後驚覺卵巢功能不如預期。

何指出,實務上確實有人在10年先行凍卵,後來40歲時想要嘗試懷孕,人工生殖的成功機率還是比較大,如沒有凍卵,40歲才來想懷孕機率還是會小很多,「如果有先凍起來,將來比較好處理,不管能增加多少生育率,總比0強。」但凍卵建議在35歲以前,讓卵子時間停滯,如再多拖幾年等到38再去做,卵子就會受到老化影響,數量減少、品質降低。

馬偕醫院婦產科資深主治醫師、台灣婦女健康暨泌尿基金會執行長黃閔照提到,30至35歲是考慮要不要凍卵的最佳年齡,不是所有人都去凍卵,「太年輕去凍以後可能用不到,太晚取卵的品質相對就差。」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美州指出,目前冷凍卵子解凍後存活率是80%,也就是說解凍10顆,大概8顆存活,成功受精率正常60-70%,後續還要長成一個好胚胎讓女性懷孕,而且是活產,機率是一層層下去的。如已有明確想要的生育年齡,但考量當時可能自然受孕機率低,那就必須要把冷凍卵子的數量擴大到某一程度,舉例而言,在33歲凍了20顆卵,未來成功生寶寶的機率約是70%,但如在36歲左右想生育,是不是其實還有自然懷孕的可能,這些都要納進考量。

黃閔照表示,凍卵比較讓人擔心的也包含會不會把生育年齡往後拉,目前國內35歲以上生產比例佔33%,從生產事故報告裡面看,40到45歲族群孕產死亡率是20到30歲的5倍左右,高齡產子面對身體出現老化狀況下,包含糖尿病、高血壓等風險都增高。

「冷凍卵子是不得已的,是因為我現在不能生,所以把機會往後,但不是說我凍卵就沒關係,就可以安心未來生育能力能完全保留下來,還是要儘早規劃生育計畫。」陳美州說。

更多 TVBS 報導
凍卵補助追蹤2/卵子解凍率8.4% 想使用還「一堆關卡」
炎夏解渴了!這家楊枝甘露「第二杯半價」 冬瓜露第二杯1元
凍卵補助追蹤3/韓國凍卵率全球最高!生育率卻最低 捐國家使用?
凍卵補助追蹤5/別盲凍!誰才適合凍卵 醫解析「考量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