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產業 兩岸不鬆綁的底線

旺報【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1988年10月20日,時任上海市長的汪道涵在「海峽兩岸圖書展覽」開幕式上指出:「兩岸同胞同宗同文,出版界應攜起手來,推動兩岸出版交流,加強合作。」兩岸交流30年,互相激盪,彼此合作是出版業的交往常態,然而出版產業也是兩岸始終不開放的「底線」,迄今對彼此不予鬆綁。 兩岸圖書出版的交流互動甚早展開,早期也有不少出版人到大陸「開疆拓土」,包括擔任顧問,或與大陸出版業合作辦雜誌,部分出版社也曾在大陸設有辦公室。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指出:「台灣出版人其實見證和啟發了大陸早期的民營出版」,透過版權交易甚至盜版,幾乎台灣80年代的暢銷書、作者,多被引薦進大陸,以瓊瑤的小說為例,據統計當時有7成的學生都讀過,一度被家長們視為「毒草」。而後如漫畫家朱德庸、蔡志忠、散文作家林清玄等,也都在大陸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這兩年,台灣出版的優勢在喪失!」趙政岷坦言大陸出版業在市場的趨動下快速發展成熟,以版權交易而言,台灣出版社向大陸買版權的比例漸漸調高,「目前已差不多賣2本買1本」,尤其近年向大陸買文史書或譯稿的比例愈來愈高。 台出版業 營業額驟降 台版或陸版書的進出口而言,數十年來亦有明顯的變化,專營簡體書、線裝書的天龍圖書負責人沈榮裕便嘆「風水輪流轉」,台灣出版產業的整體營業額從5年前的300多億,至今已萎縮至100多億,包括曾榮景一時的簡體書店,如今也是一家一家關門。過去,退休軍公教為主力的大陸書畫、字帖、中醫類書籍,也在今年推動年金改革後,業績明顯掉了3成。 反觀大陸,專營進出口圖書的廈門外圖,每年向台灣採購台版書約在3至5千萬之譜,2002年,由福建閩台圖書有限公司與台灣13家出版發行單位共同投資創辦的閩台書城,亦是台版書向陸銷售的重鎮。2013年馬政府推動服貿被迫停擺,對出版業而言原本可望開啟的「綠色通道」,即台版書進大陸送審程序簡化也因此喊停,對台灣出版業而言失去一項出口利多。 依接單生產 台尋出路 兩岸不開放彼此涉入出版產業的前題下,台灣出版社期望能在陸以台灣品牌的書籍對面讀者的期待仍只是期待,而趙政岷提出台灣出版業針對大陸市場,不妨「量身打造,依需求接單生產」,在台灣市場不足的情況下,保有獨立的市場並開創新的生機,期許台灣仍能做為華文出版市場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