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的捏雕藝術 專訪捏麵達人巫俊德

小時候在年節廟會,經常可以看到捏麵人的身影,總是會有很多的小朋友圍繞在攤位旁邊,捏麵師傅就像魔術師一樣,用靈巧的雙手捏出一個個可愛造型的捏麵人,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全國廣播《生活AGOGO-說在地故事》節目,邀請到「巫家捏麵館」的巫俊德館長,分享如何用捏麵藝術,撐起巫家的一片天。

原本在航空公司擔任航站主任的巫俊德,受到母親巫陳蘇的影響,從小就熱愛捏麵,由於心裡不捨家族的「看桌」擺飾工藝式微失傳,決定放棄航空公司穩定收入,回家接手並推廣捏麵工藝,現在巫家祖孫三代,都投入捏麵人工作,並於2004年成立臺灣第一座捏麵文化館「巫家捏麵館」,也是彰化縣少數的民間地方工藝文化館。

成立巫家捏麵館之前,巫家從傳統「看桌」為起點,進而走入夜市販賣捏麵人。臺灣早期的捏麵,大多用於「看桌」,也就是作為普渡拜拜和做醮時的祭祀供品。從廟宇用的可觀賞祭品「看桌」,到立在竹籤上的捏麵人,巫俊德不僅兩派技藝學得通透,更將飛禽走獸和皮卡丘等角色供上桌,每逢年底建醮祭祀,就得捏上三千多個作品交貨。

雖然太小、太大的捏麵人都不好做,大到跟成人等身的關公、觀世音菩薩像,小到在開心果殼內放入捏塑的袖珍觀世音像都做過,但他還想玩點更大的。「宮廟建醮捏了一個月才做好,媽祖遶境則花了三個多月。」在萬頭鑽洞的媽祖遶境隊伍中,以報馬仔當先鋒,民俗陣頭、千里眼、順風耳接續登場,民眾在家門前坐看、點香跪地膜拜,還有歌仔戲班來助陣,連糖葫蘆攤販也來湊鬧熱,細節在巫俊德的手中一一琢磨。他靠著回憶,將腦海中的景象捏塑出來,「都是從小看到大的記憶,想到就捏。」農村景致也是熟悉的風景,三合院玩樂、種稻插秧、牽牛犁田等作品,不僅讓長者憶起童年,也讓年輕人有了回溯臺灣農村的佐證。

早期的捏麵材料是以中筋麵粉、糯米粉製成,放置一至三個月就會變質損壞。隨著時代變遷,為了使捏麵技藝能夠繼續傳承,巫俊德研發出在麵土中加入特殊材料,放再久都不會變形,讓捏麵不再只是祭祀供品或是藝術品,而是使捏麵與現代的生活元素結合,成為生活日常中的一部分,見證歷史、也記錄歲月。

巫俊德推動捏麵工藝不遺餘力,曾多次獲得政府邀請,代表臺灣到日本、波蘭、捷克、俄國、德國、匈牙利、薩爾瓦多、瓜地馬拉等地巡迴表演。巫俊德說,國外並沒有捏麵藝術,在表演期間,小小的攤位經常擠滿人潮,甚至還有人當場指定他捏哆啦A夢,瞬間颳起一陣捏麵旋風。

三代之間,以愛、孝與智慧傳家。在傳統技藝逐漸式微的現在,還能看見三代同堂齊心奮鬥,即使都做捏麵,卻能以合作代替競爭,全家一起攜手創造出好看又好玩的捏麵藝術。巫家捏麵文化館,不僅保存珍貴的捏麵文化,更實現傳統文化中,家族團結一心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