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貧戶、住鐵皮屋到獲頒「總統創新獎」沈芯菱:如果我只有半杯水,那我要思考怎麼找更多水,給更需要的人喝呢?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沈芯菱認為,世俗眼光中所謂的樂觀、自信,都不只靠著觀念或道理,而是態度跟習慣。她靠著轉彎思考跟實際行動,活出精采。

沈芯菱故事,對青少年是很勵志的。她出身雲林貧戶,幼時擺攤流離,如此匱乏困頓,卻進了清大、台大,甚至到哈佛進修。光是這些,已讓人驚歎。

但沈芯菱還有更多。她11歲開始助人,用網路幫老農賣柚子、為學童找線上教材。她關心偏鄉、原鄉、單親、失親者等等,開創新的公益模式,至今已獨力捐助近千萬元給需要的人,事蹟登上18本教科書。

國際各大媒體專訪、十大傑出青年、總統教育獎,種種榮耀,不勝枚舉。她甚至是總統創新獎史上最年輕的得主,當年度另一個得獎者,是張忠謀。

「成名」近20年,而她今年不過31歲。仍然青春的外表下,住了個老靈魂,她看人生的態度,正從樂觀進化到達觀。

父母言傳身教,讓她學會轉彎思考

沈芯菱說:「小時候沒機會去什麼特別的地方玩,只能在公園、學校盪盪鞦韆,只要閉上眼睛,我就可以想像自己在搭雲霄飛車。」她說,貧困的家境,沒有讓她消沉或自卑,雖然當時她也會夢想能吃一隻香噴噴的雞腿,但在父母的身教之下,還是養成了「苦中作樂」的習慣。

比如說,搬過十幾次家的她,國小時,住在租來的鐵皮屋。全家擠在五坪大的空間中,廚房是大人以鐵片在臭水溝旁臨時搭建的,也權充浴室,一家人就用瓦斯爐來燒水、擦澡。

這樣的逼仄,在沈芯菱的回憶中,卻不無甜美。「那時候只要下雨,就會漏水,但就算漏水,爸爸媽媽也不會氣惱,會笑著說:『啊,我們煮菜不用買鹽巴了!味道夠了!』」

又例如,跟著父母擺攤,得南北奔波,「小孩子嘛,坐車累了,難免會抱怨。但爸爸媽媽就會跟我玩遊戲,要我看看有幾台藍色的車子,轉移我的注意力;或是拿一張報紙,要我圈裡面的字,看看有幾個「的」、幾個「了」,一張報紙就可以玩一個下午。」

最經典的例子是,沈芯菱在學校學了造句,要造「雖然…但是…」,父母聽了,從此常常提醒她,也可以這麼想事情。

到現在她還在用這招,請她示範造個句子,她答:「雖然現在疫情嚴峻,不能跟朋友見面,但是讓我更珍惜跟朋友聯繫的機會。」

讓impossible變成 I'm possible

父母的言傳身教,讓沈芯菱學會了「轉彎思考」。小四時,她眼看家旁柚子盛產,但還有三萬斤賣不出去,就寫了兩千多封的e-mail,最後將這些柚子全部賣光。這讓她大受鼓舞,開始架設網站、幫助老農產銷,也從此展開公益行動。

「當時,我可以抱怨、也可以擔心,更可以想著我做不到,但我選擇做做看,」轉彎思考,就是讓「impossible」變成「I'm possible」,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看事情。

沈芯菱用「半杯水」的故事比喻:悲觀的人看到「杯中只有半杯水」,樂觀的人則看到「杯中有半杯水了」;而她想的是:我擁有半杯水,那我要怎麼找更多水,把這些水給需要的人喝呢?

悲觀固然讓人消沉,但沈芯菱認為,若只是一味的樂觀,可能會太天真而沒看到危機,反而造成更大的傷害,也可能在榮耀、成功時失去自我,就此停在舒適圈,也不好。

練習達觀,讓優、缺點都變成特點

現在的她,正練習「達觀」:接受或認清現況,看到自己擁有的,採取行動;無論優點或缺點,都能變成特點。

她也秉持著這樣的態度,持續推動「台灣6.0希望工程」,憑一己之力關懷眾人。

儘管多數時候很正向,沈芯菱仍直言,每個人都是「綜合體」,「我也會有消極、沮喪的時刻,不小心陷在情緒裡面,偶爾想要耍耍廢、浪費一下時間。」

這些時候,沈芯菱選擇坦然接納自我。「想悲觀、就悲觀一下,想消極、就消極一下,想耍廢、就耍廢一下。然後,我知道悲觀、消極、耍廢的感覺了,也知道這種感覺並不好,就更能選擇別把時間花在這上頭,」沈芯菱說。

她進一步自我剖析,這類狀況,其實大多是「情緒」,畢竟真實生活中,十之八九多是瑣事,也難免引發情緒;負面情緒來時,先接納、再抽離。而她自己「離開情緒」的方法,是閱讀跟聽音樂,經過心情的轉換之後,再重新出發。「不管你如何痛苦、難過,或快樂、狂喜,一切都會過去,這是『達觀』教我的。」

世俗眼光中,所謂樂觀、所謂自信,「其實,這些都不只靠著觀念或道理,而是靠著態度跟習慣。」

她回想,31年前媽媽要生她時,因為她重達4000克,生產過程危險又辛苦。當時護士跟媽媽說:「痛,就對了。」這句話讓沈芯菱的媽媽平安生下她。她這條命,靠著轉彎思考跟實際行動,活出精采。

更多教養策略及教育快訊,就在《未來Family週刊》